2016秋苏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老山界》word教案

2016秋苏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老山界》word教案

ID:8604962

大小:23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3

2016秋苏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老山界》word教案_第1页
2016秋苏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老山界》word教案_第2页
2016秋苏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老山界》word教案_第3页
2016秋苏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老山界》word教案_第4页
2016秋苏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老山界》word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秋苏教版语文八上第3课《老山界》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老山界教材: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课题老山界课时2课时教学内容1.课文的思想内容;2.课文安排材料的特点;3.重点语句的含义;4.精彩语段的赏析、背诵。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积累词汇,巩固基础知识。2.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学习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无畏、坚定、乐观的革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学会通过精彩的环境描写来表现中心思想。教学难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主席曾经说过:“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

2、宣告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200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两年,震惊中外。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老山界是当年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素有“五岭极顶,华南之巅”之美誉。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大家想知道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述吧。今天我们来学习陆定一的《老山界》。二、整体感知(一)阅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二)理清思路:写文章首

3、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是以什么二次备课:导入环节就毛泽东对长征的总结设疑激趣:“为什么说长征是宣告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这篇文章会告诉我们答案。”为顺序的?并在文中画出表明时间和地点的语句。时间变化、地点转移。时间:第一天——下午、天黑、夜里、半夜第二天——黎明以后、下午地点:瑶民家、山脚下、半山腰、山路上、雷公岩、山顶三、粗读概括1.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课文是如何描述的?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2.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品格?请用《七

4、律·长征》中的两句诗来概括。走路难:打趣逗笑、奋勇登山睡觉难:酣然入梦、观赏夜景吃饭难:鼓着勇气、继续前进处境难:毫不畏惧、嘲笑敌机表现了红军战士顽强的意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3.小结。本文具体地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二课时一、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请同学复述课文内容。二、细读品味1.课文写红军翻越老山界,为什么用了不少笔墨写有关瑶民大嫂的事情?她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提示:瑶民原来受反动军阀的欺压,对反动军队怕透了,听说部队过境,概括“四难”不

5、必拘泥于教师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就行,可以有五难、六难……男人“按着习惯”躲藏起来,因此,红军只遇到大嫂母女俩。惊惶——哭——欢喜。这个过程,显示了红军是为人民谋福利的军队。说明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和播种机。从一个侧面丰富了课文的中心意思。2.红军翻越老山界,本来是一件极其艰苦的事情,可文中的许多景物描写却十分优美,表达的感情也非常细腻,请找出登山过程中的三处景物描写,体会其表达效果。(1)夜晚翻山的部分。(“满天都是星光”一段,“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一段。)景物描写作用:体现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半夜露宿山上的部分。(从“半夜里,忽然醒来

6、”到“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写这一段的?视觉、听觉。全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比喻、排比。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夜之深、景之美,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山势的高峻,突出了行军的困难,表现了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山势的高峻和连绵,有力地突出行军的困难,渲染了红军战士顽强不屈的斗志和艰苦乐观的精神。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运用比

7、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烘托午夜雷公岩的寂静。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瑰丽的山色夜景,透露出勃勃生机,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下山部分。(从“我们一口气儿跑下去”到“清得透底”。)归结知识点:环境描写要为表现中心服务;学习本文写景要注意交代立足点,同时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文章的层次的写法;虚实结合,以动衬静。这个环节回应了课堂之初导入中的设疑,这就是有设疑有答疑。几处景物描写还有多读读,多体会,不要为了赶课而讲课,好的东西要不吝惜时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