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2《百舸争流的思想》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2《百舸争流的思想》word学案

ID:8608448

大小:255.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03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2《百舸争流的思想》word学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2《百舸争流的思想》word学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2《百舸争流的思想》word学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2《百舸争流的思想》word学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2《百舸争流的思想》word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1.2《百舸争流的思想》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学案:1.2百舸争流的思想(必修4)【目标导航】一、考点集结1.哲学基本问题(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唯物主义及其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3.唯心主义及其形态(1)主观唯心主义(2)客观唯心主义二、考向动态1.关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实施说明正确处理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必要性、重要性。2.掌握哲学派别划分的依据、两大阵营对立的理论界限,明确是非真伪进行鉴别的标准和原则。3.熟悉不同哲学派别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能

2、够作出辩证的、历史的评价。4.能够对文言文素材进行正确解读,对寓意深刻的漫画进行哲学反思。【基础知识梳理】1.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的关系⑴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⑵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

3、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也是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注意以下两点: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②注意区分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哲学的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根据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也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

4、回答。2.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派别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要区别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认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就是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不仅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而且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把把人

5、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观念、目的、意志、心灵等)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基本评价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可惜只是一种猜测丰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夸大了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局部范围而言,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根本分歧是否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要点名师透析】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基本派别的关系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3.哲学史

6、上的“两个对子”(1)区别:在哲学史上确实存在着“两个对子”,即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前者围绕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即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形成分歧;后者就世界的状态“怎么样”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去把握世界展开争论。(2)联系: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总是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在哲学史上没有游离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外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独立派别。历史上存在过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存在过辩证唯物主义;存在过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也存在过辩证的唯心主义。正确揭示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不仅要坚持唯物主义的正确方向,还要坚持

7、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彻底的唯物主义者。【高考真题体验】1、(2011·广东文综T32)“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A.自然从来不飞跃B.物理不外于吾心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解析】本题借古语考查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属于引文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引文的含义:道是世界的本原。选项具体分析结论A该项强调“不飞跃”,反映了静止的观点,与题意不符排除B该项强调“吾心”对物理的决定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C该项认为世界源于“火”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符合题意入

8、选D该项认为动的根源在于天地之心,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答案】选C。2、(2010·全国新课标卷高考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