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说演弹唱》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说演弹唱》教学设计

ID:8613237

大小:1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说演弹唱》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说演弹唱》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说演弹唱》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音乐六下《说演弹唱》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音乐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歌曲《说演弹唱》音乐:李晓晨一、教学内容:1、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风格特点;2、学唱歌曲《说演弹唱》。二、教学目标:1、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2、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三、教材分析:《说演弹唱》是一首具有曲艺音乐风格的歌曲,与京韵大鼓的唱腔相似,高亢明亮,飘逸潇洒。最大的特点就是依字行腔,唱和说融成一体,歌曲中滑音和波音的运用都与文字的四声有关。歌词写得十分简练,用说、演

2、、弹、唱四句既全面地介绍了曲艺,而歌曲本身也是优秀的曲艺音乐作品。四、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曲艺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宝贵财富,启发学生对曲艺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模仿京韵大鼓的韵味,用高亢明亮的声音演唱曲艺歌曲《说演弹唱》。五、教学难点:掌握曲艺音乐的韵味;掌握下滑音和上波音的实际演唱效果。六、教具准备:电子琴、录音机、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1、导入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单元:学曲艺。本单元我们要学习的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曲艺又称说唱,是说、唱、表三位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曲艺音乐包括唱腔和器乐两部分。

3、主要特点是:音乐和语言结合紧密、说唱相间、伴奏乐器简便等。比如:山东琴书。同学们不要以为曲艺音乐都是又说又唱的,它还有只说不唱的,谁能举例?生:相声、评书等。师:很好。它还有以唱为主的,谁能举例?生:京韵大鼓、苏州弹词等。师:还有似说似唱的,比如快板书、山东快书等。现在已经分了四种了,还有最后一种,又说又唱有舞的,哪位同学能举例?生:二人转师:非常好!还有凤阳花鼓、车灯等都是带有舞蹈性质的。我国的民间曲艺丰富多彩,大约有三百多种。它们都是本地的方言小调长期发展演变而来的。请同学们先来听一段曲艺,猜一猜是

4、什么地方的,叫什么名字。生:北京的《京韵大鼓》。师: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歌曲,它有着京韵大鼓的韵味,它的名字又是曲艺的特点,叫做《说演弹唱》。先让我们来欣赏一遍这首歌曲,大家在听的过程中要思考一个问题:它和我们平常唱的歌曲有什么不同?播放一遍歌曲录音生:具有京韵大鼓的风格;小音符很多;歌曲似说似唱等。师:大家概括的非常好。那么我们为这种具有曲艺音乐特色的歌曲来取个名字吧,就叫它:曲艺歌。我们在学唱时应注意模仿,努力将这种韵味演唱出来。2、教唱歌曲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的第11页,下面大家跟着我朗诵一遍歌词。朗诵

5、的时候要按照我读的节奏朗读。教师按节奏朗诵歌词,学生跟读。师:这首歌的歌名概括了曲艺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艺的特点,同学们能否说一说歌词中“说不尽”“演不完”“弹不绝”“唱不够”的内容学生议论、发言,教师总结。师:请大家看第一小节的第三个音符的右边有一个符号,叫做下滑音。为大家讲解下滑音的实际演唱效果,并教唱大家带有下滑音的乐句。师:再看第二小节的第二个音符的上面有一个符号,这叫做上波音。教师为大家讲解上波音的实际演唱效果,并教唱大家带有上波音的乐句。教师教唱歌曲,主要通过教师范唱,学生听唱的方式进行。

6、在教唱过程中,遇到难句要反复教唱练唱,直至学生能够准确演唱,并且着重培养学生曲艺音乐韵味的艺术表现。3、练唱歌曲。采用领唱、齐唱、小组唱、男女分唱等各种不同形式进行练唱,直至学生能够完整准确熟练的演唱歌曲。4、课堂小结: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走近了曲艺,正如不少同学说的那样“既新鲜、又亲切”,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宝藏真是丰富啊!下节课,老师要带大家进一步走近曲艺,欣赏更多的曲艺名段,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课后反思李晓晨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总体来说基本完成了新课标要求,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较佳。但在时间安排

7、上有些前松后紧,在曲艺讲解的内容上耗时较长。《说演弹唱》是一首曲艺歌曲。曲艺音乐对学生们来说是一种既亲切又新鲜的曲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但学习难度也较普通歌曲高一些。因此学生虽然经过一节课的学习能够熟练的演唱歌曲,但京韵大鼓的韵味却不能准确的表现出来。而在这一点上,我的施教也仅仅流于表面,只是口头上让学生唱出韵味,但学生并不知道如何唱出韵味,怎么就能唱出韵味了?可见,一方面学生的音乐素养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我在京韵的咬字吐字方面还应当做进一步的补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