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必修一4.1《怎样求合力》word教案03

沪科版必修一4.1《怎样求合力》word教案03

ID:8614858

大小:9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3

沪科版必修一4.1《怎样求合力》word教案03_第1页
沪科版必修一4.1《怎样求合力》word教案03_第2页
沪科版必修一4.1《怎样求合力》word教案03_第3页
沪科版必修一4.1《怎样求合力》word教案03_第4页
沪科版必修一4.1《怎样求合力》word教案03_第5页
资源描述:

《沪科版必修一4.1《怎样求合力》word教案0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怎样求合力一、教学任务分析力的合成是在学习了生活中常见的力之后,从等效的角度对两个力作用效果所遵循规律的深入探究。力的合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以后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之一,也是中学阶段其他矢量运算的基础。力的合成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学习本节内容需要的知识有:力的矢量性、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和等效的思想方法。从教材“泗水拔鼎”故事情景入手,让学生通过模拟“拔鼎”(即提杠铃片)的游戏提出问题,感悟等效思想,建立“共点力”、“合力与分力”、“合成与分解”等概念。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教师用DIS实验演示,为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搭建一个台阶,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

2、探究,归纳出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学生制作平行四边形模型,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认识,完成对“泗水拔鼎”等实际问题的解释。本设计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亲身体验,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等效等思想方法,通过对简单实际问题的研究,知道力的合成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自觉联系生活、生产和科技实际,激发求知欲望和研究周围事物的兴趣。[来源:学科网ZXXK]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合力与分力。(2)知道共点力,理解共点力的合成。(3)会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共点力的合力。(4)会用计算法求相互垂直二力的合力。2、过程和方法(1)通过模拟“泗水拔鼎”情景,用一

3、个力等效地替代两个力,在建立合力与分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等概念的过程中,感受等效替代这一物理方法。(2)通过DIS实验演示,猜想互成角度二力合成的规律,再利用学生实验探索研究,最终获得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过程,认识探究物理规律的基本环节:猜想→实验→结论。(3)通过学生自制平行四边形模型的过程,感受物理实验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参与“泗水拔鼎”活动,提高兴趣,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激发探究的兴趣和学习的热情。(2)通过小组协作完成实验探究和实验结果的分析与互评,激发团队协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并理解

4、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四、学习资源1、学生实验器材(每两人一套,共26套):。(1)画图板、橡皮筋、弹簧秤(2个)、三角尺、白纸、绳套、铅笔。(装置参考教材例图)(2)拴两根线的200g钩码。(3)自制平行四边形模型(如图1)。5条塑料片、4对小螺丝、螺帽。(材料可有学生自备,参考教材例图)2、演示实验器材(1)30kg的杠铃片和两根长绳。(2)DIS实验装置(如图2):数据采集器、两个力传感器固定在力合成演示仪上、钩码;3、自制powerpoint幻灯片五、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包括共点力和力的合成两部分内容。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借境激疑→实验探究→实际运用。即借“

5、泗水拔鼎”故事之景,建立共点力的概念,引出等效概念和力的合成问题;通过DIS实验演示和学生实验探究,归纳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学生制作平行四边形模型深化对力的合成的理解。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和要突破难点是:探究并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方法是:借“泗水拔鼎”故事之景,让学生通过模拟“拔鼎”(即提杠铃片)的游戏,提出“共点力”、“合力和分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感悟等效思想;通过用DIS实验演示相互垂直的二力合成,并提供多组数据为学生的猜想提供帮助;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从而突出重点,并突破难点。本设计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和亲身感受

6、,重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科学方法的教育,重视学生合作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培养。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六、教学流程1、教学流程图活动Ⅳ自制模型活动III分析解释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范围求合力情景IDIS演示实验活动I模拟“拔鼎”合力分力活动II学生实验等效替代合成分解问题I设问共点力[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_科_网Z_X_X_K]2、教学流程说明活动Ⅰ模拟“拔鼎”模拟“泗水拔鼎”的让多组学生参与提杠铃片,引起对“泗水拔鼎”失败原因的思考,不同的人提起杠铃片的效果是相同的,提出“共点力”、“合力和分力”

7、、“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问题Ⅰ设问在肯定提起杠铃片的效果相同的同时,观察不同组别在提杠铃片时的差异,设问:合力与互成角度的两个分力间有什么关系?情景ⅠDIS演示实验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直接猜想两共点分力与合力的关系,对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为此教师用DIS实验,演示相互垂直的二力合成,提供多组数据为学生的猜想提供帮助,为进一步的探究铺设台阶。活动Ⅱ学生实验在猜想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实验进一步探究,加以验证,最后归纳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活动Ⅲ分析、解释完成对本节课开始的疑问“泗水拔鼎”等实际问题的解释,并通过练习初步会用图示法和计算法求合力。活动Ⅳ自制模型通过学

8、生自制平行四边形模型,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