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上《三峡》word教案1

人教版语文八上《三峡》word教案1

ID:8615194

大小:1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人教版语文八上《三峡》word教案1_第1页
人教版语文八上《三峡》word教案1_第2页
人教版语文八上《三峡》word教案1_第3页
人教版语文八上《三峡》word教案1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上《三峡》word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峡教材简析:《三峡》节选自《水经注·江水》,作为一部为《水经》作注的地理专著,有不少是对大自然旖旎风光的专笔描述,但本文的重点则是放在与“水”紧密相关之处,这是《水经注》与其他山水游记重要区别之所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只用不到四分之一的篇幅直接勾勒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而用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如夏季的水流迅疾,春冬的清冽明丽,秋季的空灵肃杀。在夏水一节,作者重点突出的是“沿溯阻绝”造成的水“疾”,并未描绘自然景色。不过,无论写什么季节的江水,又都与三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至于三峡的

2、其他景观作者均未触及。所以,《三峡》是一篇以“水”为纲,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所带来的沿江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教学目标: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  3、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4、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教学难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

3、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丰富其文学素养。教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布置预习:①反复朗读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利用资料翻译全文。②预习课后练习一,准备与同学们交流。③用行楷抄写课文。  教学方式:活动式、研讨激发式。第 一 课 时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先介绍“三峡风光”,后解说:2002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03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137.4米,10月31日,坝

4、前水位提高到139米。如此美丽的自然三峡就这样被历史分为两段:一段永远沉入水底,这是令人遗憾的;幸运的是还有另一段烙印在了我们的记忆中。烙印在我们记忆中的,除录像、光碟、图片外,文学作品中也保存了自然三峡的美丽。这一节课开始我们就一起来研读我国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写下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三峡》。二、欣赏了三峡壮丽的风光,你能说出三峡最美之景是什么吗?  学生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总结。  三、大家想不想用自己的话把它描述下来吗?  同学们分组合作,再读课文,理解句意,并施展自己的才能,展现这美丽的风光(如对课文理

5、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  四、展示交流,共同总结三峡山峻水急等特点。  五、默读,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交流感受。  六、本课时小结  七、拓展与延伸(作业)  要求学生课后利用图书馆、网络媒介、书店等,再搜集其他写三峡风光的诗句、图片或自己根据课文内容创作。  三峡第 二 课 时一、交流、展示学生课后搜集的三峡风光的资料。交流、展示后,教师点评。二、研读课文、分析、体味、探究文章写景的方法  1、指导学生朗读,从整体把握课文。  正音:阙 嶂 曦 巘 属引 哀转  划分句间停顿点拨:第1自然段: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6、月。第2自然段: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第3自然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清/荣/峻/茂第4自然段: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请2-3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仔细听后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3、朗读比赛:分小组或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进行,以激发学生的读书的积极性。  4、讨论:疏通文意(六人小组进行讨论,每两个小组讨论一个文段,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把意见综合到一处,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7、。  5、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讨论:  ①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②为什么描写山势只有寥寥数的笔勾勒?描写江水不按春夏秋冬四季的顺序依次,而是首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  ③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真体味。  讨论后教师归纳:文章整体是先写山,后写水,作者思路清晰。写景时动、静结合。  山(两岸连山,群峰对峙)  水(夏:大水猛涨,江流湍急;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  文章着重描写山高峰峻以及由此带来的江水

8、四季变化。夏季是水旺的时候,秋季是水枯的时候。夏、春冬、秋的记叙次序,是根据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