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物质的溶解性》word教案

浙教版科学七上《物质的溶解性》word教案

ID:8615429

大小:2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浙教版科学七上《物质的溶解性》word教案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七上《物质的溶解性》word教案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七上《物质的溶解性》word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七上《物质的溶解性》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4.5物质的溶解性执教者:陈永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物质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溶解的能力不同,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无限制地溶解2、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外界条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了解固体和气体溶解的一些情况3、物质溶解时有吸热或放热现象过程与方法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习惯2、初步学会比较的科学方法,渗透控制变量法的科学方法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归纳表达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了解固体、液体、气体在水中溶解性质的应

2、用,体会科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学科价值2、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激发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实验(对比实验)的变量控制难点:探究实验(对比实验)的变量控制教学准备课件,试管、小烧杯,玻璃棒,药匙,石棉网,酒精灯,火柴,蔗糖,雪碧,食盐,色拉油,水,香蕉水,氢氧化钠,硝酸铵,量筒教学手段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得出结论;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设计一、引入喷泉实验图片展示雪碧的成份表,引出课题《物质的溶解性》。二、新课【故事】在巴勒斯坦和约旦的交界处,有一

3、个湖,每年湖上的降水与蒸发掉的水相差不大,整个湖的水量基本保持不变。由于四周的岩石是由大量可溶性的矿物盐组成,很久以前,湖边的人们发现有时有很多的岩石都被湖水溶解了,于是开始担心长此以往湖水会将生存的陆地全部溶解。师:人们的这种担心有必要吗?生:猜测假设,并回答,某种物质在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吗?师:请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生:设计方案师:归纳方案学生分组实验活动一:蔗糖溶解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活动1:蔗糖溶解实验(1)在试管A中加入1克蔗糖,再加入2毫升水,并进行振荡。蔗糖能完全溶解吗?(2)在试管B

4、中加入3克蔗糖,再加入2毫升水,并进行振荡。蔗糖能完全溶解吗?对比A和B,可得出结论结论:结论1: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有限的(不严密的,完成活动2后由学生自己完善该结论)师:你如何知道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引导学生下操作性定义)生:在试管B中的这趟不能全部溶解了师:我想让这个没有完全溶解的蔗糖继续溶解,你有什么好的办法?生:加热,加水……活动2:将未能溶解的蔗糖溶解一学生上台演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加热蔗糖未能全部溶解的烧杯全部溶解结论2:物质的溶解能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外界条件(如温度)

5、的变化而变化师:如何知道蔗糖的溶解能力改变了?(引导学生下操作性定义)生:原来没有溶解的蔗糖,现在溶解了师:那我们之前得出的结论1,是不是不够严密呢?我们如何完善这个结论?生:加“在一定条件下”师:那是不是温度越高,所有的物质的溶解能力都越强呢?比如我们之前提到的雪碧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它在水中的溶解性会不会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呢?我们如何来检验?生:通过加热雪碧来检验师:加热过程中,如果看到什么现象,就知道气体的溶解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了?(引导学生下操作性定义)生:气泡变多,则说明气体的溶解性

6、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了活动3:气体的溶解性一学生上台演示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将汽水倒入杯中有气泡逸出加热汽水气泡逸出更多结论3: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物质的溶解能力受到外界因素(温度)的影响,那么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呢?生猜想假设(物质的种类,液体的种类等)师:请想办法证明自己的假设活动4:探究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学生分组实验(1)在试管C中加入1克食盐,再加入2毫升水,并进行振荡。食盐能完全溶解吗?结论:对比A和C,可得出结论:结论4: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不同(不严密的)师:在

7、刚才的实验方案中,同学们很注意实验的公平性,那如何在结论中体现呢?生:完善结论,补充前提“相同条件下”师:你如何知道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引导学生下操作性定义)生:蔗糖全部溶解了,食盐只有部分溶解活动5:探究不同的液体对物质的溶解能力学生分组实验在试管D中加入少量的食用油,再加入少量的水,进行振荡。观察现象。再在试管E中加入少量的食用油,再加入香蕉水观察现象。对比D和E,可得出结论:结论5:不同的液体对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师:你如何知道不同的液体对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引导学生下操作性

8、定义)生:色拉油在水中不能溶解,在香蕉水中能溶解师:物质在溶解过程中,会不会有温度的变化呢?可以通过怎样的实验来研究?生:提出实验方案师:归纳活动六:溶解的吸热与放热教师演示活动6:溶解的吸热与放热(1)取2支试管中,装入部分水。并用手感觉水温。(2)在1支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并使之溶解,在用手感觉前后的温度差异,温度变化。(3)在另1支试管中加入硝酸铵,并使之溶解,在用手感觉前后的温度差异,温度变化。结论:结论6:物质溶解时,有的温度会升高,是放出热量;有的温度会降低,是吸收热量四、作业布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