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上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word学案

冀教版八上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word学案

ID:8616281

大小:10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冀教版八上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word学案_第1页
冀教版八上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word学案_第2页
冀教版八上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word学案_第3页
冀教版八上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word学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冀教版八上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程课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华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二、目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简单经过、黄海海战、邓世昌、马关条约,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马关条约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等爱国将领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邓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

2、得我们敬仰和学习;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瓜分狂潮使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三、学习重难点1、本课重点是邓世昌的主要事迹和《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2、难点是《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四、学法指导(一)来自日本的挑战1、日本的发展(1)历史转变:19世纪中叶,日本实行,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迅速走上了的发展道路。(2)基本国策:国力逐渐发展起来的日本,把作为基本国策,其侵略矛头直指近邻中国。(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2、挑起战

3、争:(1)导火线:1894年,爆发民众起义,日本趁机大举出兵。(2)战争爆发: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二)黄海大战(1)背景:日军攻下朝鲜,直趋鸭绿江,进攻中国东北。(2)过程:1894年9月,中国军舰在黄河海域遭到日本军舰袭击,北洋水师提督奋勇迎击敌舰,战斗中“致远舰”管带及全舰官兵壮烈牺牲。(3)结果:黄海海战后,日军夺得黄河制海权。(4)北洋舰队结果:1895年初,日军在山东半岛登陆,围攻,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壮烈殉国。(三)中日《马关条

4、约》1、签订条约: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2、主要内容:(1)割地:清政府割、和给日本。(2)赔款: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亿两。(3)通商:开放、重庆、苏州、为通商口岸。(4)建厂:允许日本在开设工厂。3、影响(1)对中国:《马关条约》是继中英《》后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丧失了大片的和更多的。(2)对列强:刺激了西方列强的野心,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四)问题探究分析说明《马关条约》为什么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练习检测1、2010年10月25日,是纪念台湾光

5、复65周年,在近代史上,导致台湾与大陆分离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天津条约》2、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中割地求和是指清政府”() A、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B、与俄国签订《北京条约》C、与法国签订《天津条约》        D、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3、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中日《马关条约》新增的内容是()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外国人可在华开设工厂4

6、、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清政府帮助朝鲜镇压民众起义B、明治维新后日本的迅速崛起和清政府的腐败。C、李鸿章“避战自保”方针。D、西方列强的支持。5、右图是邓世昌指挥致远舰艇。邓世昌率领将士们同仇敌忾,为国捐躯在()A黄海海战中B威海卫大战中C丰岛海战中D平壤战役中6、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A旅顺B大连C香港D威海卫7、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的主要原因是()A清军消极避战,战斗力低下。B清军装备落后C清政府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D中日力量悬殊8、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后,被任命为全权大臣赴

7、日议和的是()A李鸿章B左宗棠C曾纪泽D洪秀全9、中日《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丧失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C、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在研究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外交史时,你会发现日本在对外方面的基本国策是()A和平与发展B商品贸易C对外开张D与英法结盟11、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的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事最有可能发身在()A鸦片战争后B洋务战争后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中日甲午战争后12、融入情情境,

8、探究问题。清末诗人丘逢甲曾写过一首在当时广为流传的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1)材料中的“当时”指哪一年?(1)台湾因何被割区?割给了谁?同时被割的还有什么地方?(2)结合所学知识和上述问题谈一谈台湾被割的教训,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13、活动与探究中国甲午战争纪念馆开馆于1985年,馆址设在刘公岛北洋海军提督署,是一处以雕塑、绘画等综合艺术手段展示甲午海战的大型纪念馆。目前,馆内藏有历史照片1000多幅,这一张张图片再现了这一悲壮的历史,观察下列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