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想北平》教学设计

苏教版必修一《想北平》教学设计

ID:8620640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3

苏教版必修一《想北平》教学设计_第1页
苏教版必修一《想北平》教学设计_第2页
苏教版必修一《想北平》教学设计_第3页
苏教版必修一《想北平》教学设计_第4页
苏教版必修一《想北平》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必修一《想北平》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想北平》教学设计浙师大人文学院倪高华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解决生字、生词,理解文意;②学习文本对比衬托、类比的手法,以及“以情驭景”的写法;③品味通俗、简洁、亲切又带有京味儿的语言。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朗读和感悟现代文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概括和领悟情感的能力。3.情感目标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二、教学重点难点①学习文本对比衬托、类比的手法,以及“以情驭景”的写法;②品味通俗、简洁、亲切又带有京味儿的语言;③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作者,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结构;2.讲解课文的1—7

2、自然段,体会作者爱北平的程度之深。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新课(2')图片导入法:用PPT呈现一组图片,让学生来猜,图片描述的是哪部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出自同一位作家,就是老舍,由此引入接下要讲的老舍的一篇散文——《想北平》2.关于作者(3')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平人,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以北平为背景,描写的是老北京人的生活。你们知道他有哪些作品是以北平为背景的吗?(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正红旗下》《月牙儿》《老张的哲学》;话剧《龙须沟》《茶馆》)。老舍他当过小学校长,当过大学教授,也担任过全国文联和全国作协副

3、主席,是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常委。可惜啊,在文革期间他因为受不了躏辱而投湖自杀了。有人问老舍的儿子舒乙,能不能用简短的几句话把老舍先生和鲁迅、郭沫若、巴金、曹禺等大师们区分开来。舒乙想出了五句话,他说,这五句话就是老舍——他是北京人、他是满族人、他是穷人、他有十年在国外生活,他生于1899年去世于1966年。3.我们已经知道老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平人,不知道他会在这篇文章中写些什么内容呢?先请同学们听我朗读课文,你们在听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思路——文章写了些什么内容?以什么样的顺序结构安排?②注意有些字的读音,读不准的一定要

4、标注出来。生:文章写的是“我的北平”。文章思路:“我的北平”(1)——我真爱北平(2—3段)——北平的特点(4—7段)——我真想念北平呀(第8段)(板书结构)(朗读9',问题解决3')4.接下去,我们按照他的这样一个行文思路,一步一步地往下看。首先我们看到第一段,这一段,作者告诉我们他作品中的北平是“我的北平”,我们可以把这一段看做整篇文章的一个引子。那我们直接往下看,作者说“可是,我真北平。”这是从上文的“知道不多”转折而来,直抒胸臆,可见爱的直白。但是他马上又说:“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这“说不出”三个字,在第2—3段中重复出现了四次,哪位同学说

5、说看是哪四个地方?(学生回答)作者说“说不出”,那么他到底说出来了没有?如果说出来了,那么他是怎么说的?你能感受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吗?带着这一连串问题,请同学们自由阅读2、3两段,前后桌也可以相互讨论,等你们思考完了以后,我们再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7')明确:生:说出来了。“我爱我的母亲……我之爱北平也近乎这个。”(第二节)(追问:作者爱北平,为什么要写爱母亲?明确:作者拿母亲类比爱北平,可见作者对北平的爱是孩子对妈妈的爱,可见这种爱朴素而真挚。)“我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的与我的心灵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第二节)“它是在我的

6、血里,我的性格和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予给。”(第三节)师明确:作者解释是因为他“不是诗人”,不会“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实际上,并不是作者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照着通常的方法去写,因为即使用尽了“一切好听好看的字”也难以道尽自己对北平的爱。于是他另辟蹊径,抛开一切美好的词语,用最通俗质朴的言辞,用最能引人共鸣的表达方式,将自己对北平的爱喻为对母亲的爱。我们知道,老舍是出了名的爱母亲,这是文坛佳话。所以他把爱北平与爱母亲相类比,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几分。然后,他又用通俗质朴的语言,说明自己与北平是心灵相黏合

7、的,自己的脾性跟北平有深厚的渊源,从而让读者感受到自己与北平融为一体的关系。5.好,我们在根据这个全文思路继续往下走,看到第三部分,我们一段一段来看,先看第4段,请左边一大组的同学来朗读一下第4段,其他同学思考在这一段中,可以看出北平有什么特点。(6')生读,明确:1.复杂而又有个边际2.动中有静请中间这一大组齐声朗读第5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表现北平什么特点。明确:人为之中显出自然。请靠窗这一大组的同学来齐声朗读第6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表现北平什么特点。明确:花多菜多果子多。那么第7段呢?大家一起来说。明确:接近自然。6.思考,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也就

8、是说作者在写这些特点的时候用了什么手法?(8')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