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上《长征组歌两首》word学案

苏教版语文八上《长征组歌两首》word学案

ID:8621770

大小: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4-03

苏教版语文八上《长征组歌两首》word学案_第1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长征组歌两首》word学案_第2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长征组歌两首》word学案_第3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长征组歌两首》word学案_第4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长征组歌两首》word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八上《长征组歌两首》word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长 征 组 歌  1965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萧华等人创作了气势磅礴的《长征组歌》。这套作品以通俗的音乐语言和丰富的音乐构思,巧妙而生动地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阔图景,展示了人民军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两首。  一、学习目标  1.把握歌词的内容,了解歌词所反映的中心思想。  2.分析歌词的结构形式,欣赏其艺术特色。  3.学习红军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和乐观主义态度。  二、学习要点 (一)基础知识  黔(qián):贵州省的简称。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皑皑(ái

2、):洁白的样子,多形容霜雪。  毯(tǎn):毯子、毛毯、地毯  毡(zhān):毡子、毡帽  (二)课文评析四渡赤水出奇兵  1.结构内容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这首歌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歌词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四渡赤水出奇兵萧华  横断山  路难行,  天如火来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   第一部分

3、(第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  前三句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自然环境。后两句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第二部分(第6—  横断山,  路难行。  敌重兵,  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  这一部分分两层。第1层(第6—9行

4、),描写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第2层(第10—17行),展现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调动敌军最终摆脱其围追堵截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战斗画面,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这一层基本按战斗先后顺序来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最后一句是歌词的中心句,它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2.写作特点  (1)歌词句式长短相间,跌宕起伏,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2)使用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强调红军所处环境的险恶,军民的鱼水情深,突出主题。  (3)语言高度概括,可谓“一字千金”,巧用“解”“压”“逼”“袭”等动词,富有气势,饱含深情,充

5、分表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过雪山草地  1.结构内容  《过雪山草地》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六曲。这首歌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词内容可分为两部分。过雪山草地萧华  雪皑皑,  野茫茫,  高原寒,  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  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民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   第一部分(第1—4行),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与前一首一样,这四行歌词用的都是三

6、字短句,意在渲染自然环境之恶劣,红军生存危机之严重。  第二部分(第5—12行),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表现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这两句点明红军经受了千锤百炼的考验,从而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不直接说红军战士把高高的雪山踩在脚底下,而是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以草为毯、以泥为毡,扎起军营,古往今来,又有哪一支军队能够这样做!“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

7、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红军战士为什么“都是钢铁汉”?为什么“千锤百炼不怕难”?因为他们官兵同甘共苦,充满革命理想,这两个中心句点明了红军过雪山草地无往而不胜的根本原因。  2.写作特点  (1)歌词句式相对整齐,结构层次分明,读起来铿锵有力,和内容完美统一。  (2)恰当运用拟人、对偶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主题。  三、深入探究  1.学唱《长征组歌》,感受其艺术魅力。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发扬中国红军的长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