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数学七上7.7《相交线》word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上7.7《相交线》word教案

ID:8623219

大小:12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浙教版数学七上7.7《相交线》word教案_第1页
浙教版数学七上7.7《相交线》word教案_第2页
浙教版数学七上7.7《相交线》word教案_第3页
浙教版数学七上7.7《相交线》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浙教版数学七上7.7《相交线》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7 相交线课题7.7 相交线课时安排1教学目标1.了解相交线、对顶角和垂线的概念。2.了解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及垂线段最短的性质。3.理解对顶角相等,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重点对顶角相等这一性质,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画法及表示法。难点例2需利用有关余角、对顶角的性质,且含较多的说理过程。垂线段最短的性质,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用多媒体展示教材P185的插图,引出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两条直线相交的情景。当这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就说这两条直线相交,该公共点叫做这两条直线的

2、交点。二、探求新知:在黑板上画两条直线AB,CD相交于点O,(如图7-1)形成四个角:∠1,∠2,∠AOD,∠BOC我们把其中相对的一对角∠1和∠2,∠AOD和∠BOC叫做对顶角。 对顶角有以下特点:1.顶点相同                 2.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例如:∠1的两边OB,OD分别与∠2的两边OA,OC互为反向延长线。强调:对顶角是一对角,区别于直角,锐角,钝角这类角的概念。例1如图7-2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O,说出图中的6组对顶角。分析: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先找出每一对对顶角的其中一个角。解:6组对角是:∠FOA与∠EOB,∠

3、AOC与∠BOD,∠COE与∠DOF,∠FOC与∠EOD,∠AOE与∠BOF,∠COB与∠DOA。练习课后反馈教学过程 1.如图7-3,共有几组对顶角?2.在图7-1中,若∠1=52°,那么∠2等于多少度?请说明理由。由第2题的解答可知∠1=∠2。这是由于∠1与∠2都和∠AOD互补,则∠1=∠2。一般地,对顶角有下面性质:对顶角相等。例2:如图7-4,已知:直线AD与BE相交与点O,∠DOE与∠COE互余,∠COE=62°,求∠AOB的度数。分析方法大致有两种:(1)从已知∠DOE与∠COE互余,∠COE=62°可以先求出∠DOE,又由于∠D

4、OE与∠AOB是对顶角,所以∠DOE=∠AOB这样就可以求得∠AOB的度数。(2)从所求出发考虑,因为∠DOE与∠AOB为对顶角,∠DOE=∠AOB,故只要求出∠DOE的度数。根据一直∠DOE与∠COE互余,∠COE=62°,∠DOE的度数就可以求得。另外,注意学生推理过程的书写格式,包括怎样用符号“∵”和“∴”表示因果关系,怎样注明理由等。练习:P186课内练习1,2如图(7-5)所示,用一张纸,先把它随意折一次,再把折得的直边对折就得到一个角∠1, ∠1是什么角? 把这张纸复原为原来的形状,如图(7-6),AB,CD表示两条折痕,根据第一

5、次对折∠COD是什么角?(平角)再根据第二次对折,∠1与∠AOD相等吗?(相等)然后又得∠1和∠AOD的度数为多少?(90) 从上述分析过程又得到,∠AOD,∠AOC,∠BOD,∠BOC均为直角。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时,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7-6)AB,CD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O是垂足。直线AB叫做直线CD的垂线,直线CD也叫做直线AB的垂线,垂线是两条直线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垂直”用符号“⊥”表示,直线AB与CD互相垂直,记作AB⊥CD(或C

6、D⊥AB)。读作“AB垂直CD”(或“CD垂直AB”)。如果垂足为O,写作“AB⊥CD,垂足为O”。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画法:用三角尺和量角器过直线l外一点A画直线l的垂线。练习:1.找出图(7-7)中互相垂直的直线,并用符号表示。3.如图(7-8),点A为直线l上的一点,点B为直线l外一点,分别过A,B画直线l的垂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由2得,在同一平面,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例3:如图(7-9)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OE⊥AB,已知∠BOD=45°,求∠COE的度数。 解:∵OE⊥AB∴∠AOE=90°(为

7、什么?)又∵∠AOC=∠BOD=45°(为什么?)∴∠COE=∠AOC+∠AOE=45°+90°=135°三、合作学习 如图(7-10)点P为直线l外一点,画PO⊥l于O,线段PO称为点P到直线l的垂线段。点P到直线l上所有各点之间的距离中,哪一个距离最小?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吗? 结论:垂线段最短。可用如下实验方法得出,以点P为圆心,线段PO的长为半径画弧,这实际上是把线段PO和PA1,PA2,PA3,……PB1,PB2,……这些线段的大小作比较,由所作的圆弧和PA1,PA2,PA3,……PB1,PB2,……这些线段都相交于线段的内部,因

8、此,得出垂线段最短。由上可得出如下定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从直线外一点带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如(7-1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