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音乐五上《踏雪寻梅》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上《踏雪寻梅》教案

ID:8624048

大小:18.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3

人音版音乐五上《踏雪寻梅》教案_第1页
人音版音乐五上《踏雪寻梅》教案_第2页
人音版音乐五上《踏雪寻梅》教案_第3页
人音版音乐五上《踏雪寻梅》教案_第4页
人音版音乐五上《踏雪寻梅》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音版音乐五上《踏雪寻梅》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踏雪寻梅》教学设计设计者:阿城第三中学张庆翔教材分析:《踏雪寻梅》这首歌意境高雅,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音符对比等表现手法。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注意曲谱,加强示范。学情分析:   学生学唱歌曲《踏雪寻梅》,应注意正确地唱好断音,多唱多练习,并体会断音与连音唱法的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对歌曲的学唱将有很大帮助。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2)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二声部演唱。(3)聆听《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学习梅花勇于与严寒斗争的精神。教学重

2、点、难点:重点:歌曲《踏雪寻梅》中的断音是歌曲教学的重点。难点:歌曲中断音与连音的对比演唱、二声部演唱为难点。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踏雪寻梅》(赏梅)师:同学们喜欢花吗?今天向同学们推荐一种我最喜欢的花儿,请看…(多媒体放映)师:(看完短片)我最喜欢什么花儿呀?为什么呢?生:回答。师:怎样才能寻找到梅的芳踪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踏雪寻梅”。(多媒体出示课题)三新课教学(听梅)1.初听:(1)问题: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想象并描述北方冬天下雪时的景色,为歌曲创设意境。)全歌

3、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2)简介歌曲创作背景与作者。黄自:中国作曲家。代表作品还有清唱剧《长恨歌》、歌曲《点绛唇》、《南乡子》、《玫瑰三愿》、《旗正飘飘》等。其中歌曲《思乡》、《抗敌歌》、《长恨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作品反映的内容和作者的概况。2.复听歌曲:问题:深刻体会歌曲的情绪特点?设计意图:分析歌曲的情绪特点,有利于歌曲的演唱。3.又听歌曲:问题:歌曲的伴

4、奏模仿了什么样的节奏?师:还有很多人唱过这首歌曲,比如彭丽媛、范晓萱、陈慧琳等等,而且他们都选择了不同的情绪情感来表达出对歌曲的喜爱。(选择欣赏其中的1—2首)下面我们也用自己的方式来唱一唱这首歌曲。设计意图:分析歌曲的伴奏型,为演唱二声部做准备。四歌曲教学:(唱梅)1教师范唱。2学唱歌曲。难点处跟唱。理解“霁”就是雪后放晴。“坝桥”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桥。3模仿毛驴铃声的节奏,注意情绪与力度,并演唱歌曲。4音乐知识断音记号:表示音的间断的唱奏记号。断音记号是用实心或者空心的记号。写在音符上面。这些音表示要唱的干净、短促、有弹跳力,大

5、概占原音二分之一。5二声部演唱注意音型:1315叮当叮当6情感表达:(1)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演唱歌曲,自己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设计意图:在能以不同方式和力度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加上简单的二声部演唱,加强对歌曲情绪情感的表达。五课堂小结(畅想)(略)六课后小记《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多听的方式,代替以前教师一味地教唱歌曲,学生在欣赏歌曲时,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掌握了歌曲。通过提示力度的对比,能用不同演唱方法生动

6、地演唱歌曲。在欣赏与演唱中学到知识,并体会到快乐。《踏雪寻梅》教学设计设计者:阿城第三中学张庆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