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上《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word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上《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word教学设计

ID:8627060

大小:9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3

湘教版地理八上《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word教学设计_第1页
湘教版地理八上《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word教学设计_第2页
湘教版地理八上《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word教学设计_第3页
湘教版地理八上《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word教学设计_第4页
湘教版地理八上《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word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八上《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word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北地区(2)总第46课时本单元第14课时授课日期12月25日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范围、位置、面积、人口及本区的主要交通路线;掌握本区降水少对植被、河湖、农田、城镇的特点和分布的影响,以及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的重要性。2.继续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以及分析区域地理问题的能力;并重点巩固学生区域地理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对比的方法3.通过讲述本区自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草场众多,热量资源丰富,看到本区农牧业发展前景很好,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边疆的教育,激发学生开发边疆,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通过讲述本区干旱、半干旱的气候与地形、植被、河流的相互关系以及对

2、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认识到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教学重点 重点是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及其对农牧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学方法 主要应用谈话法。教具 西北地区风光图片。教学提纲第三节西北地区一、概况1.位置、范围和面积2.人口与民放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干旱——本区主要自然特征2.自然景观(1)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2)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分别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3)河流稀少,多内流河。(4)农田、村镇、城市呈带状或点状分布。三、灌溉农业和畜牧业1.灌溉农业的分布及作物2.畜牧业的放牧特点四、

3、地下宝藏1.矿产资源丰富2.工业部门五、主要交通路线1.铁路干线及分布2.航空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前面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讲述,我们已了解了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就是要抓住区域地理的突出特征,深入了解该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学习区域地理的常用方法是比较法。通过比较,了解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别,分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区域特征,形成对该区域较为全面、完整的认识。那么,这节课请同学们自己应用上述的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西北地区。学习新教材一、概况[板书]1.位置、范围和而积[板书][读图]学生自己识读和分析地图,然后说出本区的位置、范围和面积。本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

4、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其纬度位置在北纬35°~北纬50°之间,位于中纬度,属于中温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学生做58页“做一做”,得出结论)内蒙古呼和浩特—渤海直线距离为558千米,新疆喀什—渤海的直线距离为3510千米,由此可知,本区属于内陆地区,距海较远,而且又是全国东西跨经度最广的地区,东西狭长,越往西距海越远。本区包括内蒙占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30%。2.人口与民族[板书][阅读课文]总结归纳出本区人口与民族特点。本区人口约0.5亿,占全国的4%,其中汉族人口大致占2/3。内蒙古、宁夏、新疆分别是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的聚居

5、区,新疆北部哈萨克族人数也较多。本区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地区,人口密度很小,这与南方和北方地区有很大差别。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板书]1.干旱——本区自然特征[板书][教师提问]本区深居内陆,东西狭长,这对本区的降水有何影响[学生回答]降水不多,距海越远降水越少,即越往西降水越少。[读图]指导学生用图册“中国气候(一)年降水量”图进一步说明本区年降水量的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为400毫米,往西逐渐减少到200毫米以至50毫米以下。[教师提问]本区从干湿状况看,应属什么类型?[学生回答]半干旱区、干旱区。[教师总结]因此,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教师提问]据你所知,在干旱地区所表现出来

6、的自然景观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并让学生读课本第59页景观图]2.自然景观[板书][(1)以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板书]主要高原为内蒙古高原,平坦,风蚀作用显著;如风蚀城堡等。[读景观图]主要盆地分布在新疆境内,天山以北为准噶尔盆地,天山以南为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要求学生在地图册上找出盆地的位置)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天山山间陷落地带是我国地势最低洼的地方,吐鲁番盆地海拔为—155米。(2)地面植被,由东向西,大体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板书][教师提问]为什么本区植被由东向西,会由草原→荒漠?[学生答]深居内陆和东

7、西狭长造成东部降水多于西部,降水的差别造成东部是草原,向西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草原和荒漠的景观也相差很多。[展示图片]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草原,夏季降水稍多,牧草茂盛,百花争艳,牛羊成群。在内蒙古西部,新疆两大盆地等处则是荒漠、植被少,只生长有胡杨、芨芨草、骆驼刺等耐旱植物,牲畜为耐渴的骆驼。[教师提问]本区植被与南方、北方地区有何不同?为什么?[学生答]本区植被是由草原过渡到荒漠,而南北方地区多为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各种林木,以森林为主。原因在于我国东西部降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