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上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

北师大版七上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

ID:8628070

大小:11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北师大版七上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七上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七上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七上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上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课前预习预习时顺带把这些题给做了,试试你的身手呀!1.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A.南方B.北方C.东方D.西方2.北方人为了躲避战乱,开始南迁是在()A.秦朝B.西汉C.东汉末年D.三国时期3.说一说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课堂练习重点难点都在这里了,课堂上就把它们解决吧。4.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在北方。西汉时,全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流域。5.后期,匈奴等族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推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浪潮。6.填图与思考:(1)在上图上用箭头和线条简要地画出北方汉族人民流动的趋向

2、。(2)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7.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地区,部分移民到达。8.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A.魏B.西晋C.东晋D.宋9.按时间先后顺序写出南朝的四个朝代:口一口一口一口10.东晋的建立者是()A.司马炎B.司马睿C.刘裕D.萧道成11.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A.西晋和东晋B.西晋与前秦C.东晋与前秦D.南朝与北朝12.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主要是指()①增加了劳动力②发明了水磨③传播了先进技术④稳定了社会秩序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13.南朝时期,南方商品经济最活

3、跃的城市是()A.成都B.建康C.广州D.长安课后测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你的能耐是不是真的有长进了?一、单项选择题14.我国古代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流向是()A.由东向西B.由南向北C.由北向南D.由西向东15.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湿润B.土地肥沃C.社会安定D.北方人南迁16.下列成语,同淝水之战有关的是()①草木皆兵②风声鹤唳③破釜沉舟④投鞭断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二、填空题17.南朝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即今天的。18.三国时,锦很有名。到东晋后期,织锦业在一带迅速发展起来。19.的发明是冶炼技术的

4、一大进步,用这种技术制造的和十分坚固耐用。三、材料解析题2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汉书》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请回答:《汉书》中描述的江南与《宋书》里描述的江南为什么不同?四、问答题21.回答有关人口迁徙的问题:(1)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开始于什么时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2)现在的中国,有没有人口迁徙的现象?请举例说明。(3)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引导人口的正常流

5、动?22.回答有关战争的问题:(1)淝水之战的特点是什么?它同以前历史上的哪几次战役相类似?(2)想一想,古代战争的经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作用?为什么?23.南京是著名的六朝古都。想一想,有哪六个朝代曾经在此建都?答案:第21课1.B2.C3.原因:江南社会安定,气候适宜,大量北方人南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在南北方人民的共南经济迅速发展。4.秦汉黄河5.西晋中原南迁6.(1)见右图(2)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和各民族间的融合。7.长江中下游岭南8.B9.宋→齐→梁→陈10.Bll.Cl2C13.B14.Cl5.Cl6.Bl7.建康南京

6、18.蜀长江中下游l9.灌钢法兵器农具20.汉代以前江南尚未开发。魏晋以来,由于北方人大量南迁,江南已逐渐得到开发。21.(1)东汉末年。战乱成为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2)有。例如:农民进城务工、劳务输出、留学潮等。(3)在稳定社会秩序的前提下,采取以鼓励为主的政策,同时也要以各方面优异的条件吸引高科技人才为国效力。22.(1)特点:以少胜多。相似战役有: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2)有。虽然战争的形式和手段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但战争的本质、规律和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要素不会变,用于指导战争的基本原则也就不会改变。所以,古代战争的经验教训对于现

7、代的战争仍具有借鉴意义。23.吴、东晋、宋、齐、梁、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