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乐四下《放牦牛的小卓玛》教学设计

湘教版音乐四下《放牦牛的小卓玛》教学设计

ID:8629684

大小:1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3

湘教版音乐四下《放牦牛的小卓玛》教学设计_第1页
湘教版音乐四下《放牦牛的小卓玛》教学设计_第2页
湘教版音乐四下《放牦牛的小卓玛》教学设计_第3页
湘教版音乐四下《放牦牛的小卓玛》教学设计_第4页
湘教版音乐四下《放牦牛的小卓玛》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音乐四下《放牦牛的小卓玛》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放牦牛的小卓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藏族音乐的兴趣,了解藏族音乐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2、学习歌曲《放牦牛的小卓玛》,能用欢乐的情绪,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有表情地演唱歌曲。3、认识倚音,掌握其演唱方法,了解其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了解藏族音乐文化和民歌特点,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教学难点:歌曲的节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节奏谱与视唱条,光盘,电脑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听音乐《金色的太阳》进教室,随教师律动。(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请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美丽的西藏》。由教师向学

2、生简要介绍西藏的概况和藏族的生活习俗。2、介绍藏族民歌特点,模唱有“呀拉索”衬词的旋律,感受藏族民歌特色。3、揭示课题《放牦牛的小卓玛》,请学生听范唱。4、再听范唱,指导学生用跺脚拍手、缠毛线、拍手向上,三组动作为歌曲伴奏。5、学习倚音:(1)请学生观察倚音的写法。(2)学习倚音的演唱方法。(3)出示两条旋律,一组带倚音,一组不带倚音。通过对比模唱旋律,引导学生感受倚音在音乐中的作用。6、学习旋律:(1)学习旋律中的重点节奏,重点视唱。(2)师生共同视唱旋律。(3)有感情朗读歌词,并分析歌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加深对歌曲的理解。(4)

3、演唱歌曲,纠正后再唱。(5)引导学生分析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歌曲,再进行有感情演唱。(三)拓展与提升:1、生观看《天路》MTV,向学生介绍青藏铁路及西藏的变化。2、“扎西德勒”做为对学生的祝福。教学反思榴花小学王丹《放牦牛的小卓玛》是辽海版音乐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首歌曲。这是一首藏族歌曲,歌曲为羽调式,四二拍,两段体结构。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节奏鲜明,旋律明快,富有动感。歌曲中倚音的运用,突出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小卓玛放牧是的形象和乐观的生活态度。第二乐段的情绪与前一部分形成对比。歌曲的情绪更加欢快。我

4、以了解西藏概况与藏族的生活习俗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复习律动《金色的太阳》,把学生带入藏族音乐的特色中。再通过讲解西藏的概况和藏族的生活习俗,让学生初步了解了和西藏相关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课的难点是倚音的学习和歌曲的旋律。在学习倚音前,我在音乐听赏的环节,刻意编排了一个在胸前划圈的环节,让学生感受到了倚音的演唱效果,很好的解决了难点。并通过旋律对比的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了有倚音与没有倚音的旋律在演唱上的不同效果。学生在演唱时,做的也很到位。歌曲的旋律学习,我采用了点读重点节奏型,由教师带唱的形式来降低难度,使学生的视唱过程简

5、单化了。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以听觉来带动学生的感官,加强音乐记忆和对音乐的理解,是新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根据这一理念,我在引导学生欣赏歌曲范唱时,采用了不同的形式来进行:让学生用心听(感受歌曲的音乐情绪);用肢体为歌曲伴奏(通过拍手、跺脚的形式体会歌曲的节拍特色和音乐风格);通过这几种形式的聆听,学生很快熟悉了歌曲的节拍和旋律,歌曲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最后,在小结这一环节,我请学生观看了《天路》MTV,把本课的思想主题再次引回到西藏这一主题上来,并通过讲解青藏铁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喜爱。最后用

6、一句藏族的话“扎西德勒”表达了对学生的祝福,也做到了与课程的首尾相呼应。较为圆满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