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二《死水》课堂实录

粤教版必修二《死水》课堂实录

ID:8630388

大小:1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粤教版必修二《死水》课堂实录_第1页
粤教版必修二《死水》课堂实录_第2页
粤教版必修二《死水》课堂实录_第3页
粤教版必修二《死水》课堂实录_第4页
资源描述:

《粤教版必修二《死水》课堂实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走进《死水》,走近闻一多 湖北省浠水闻一多中学 林小寒【课前准备】1.学生参观闻一多纪念馆。第二天早自习时,自读闻一多简介、作品简介等资料。2.准备《死水》录音带。3.多媒体精选几幅图片:①《红烛》序曲闻一多头像;②《最后一次讲演》图片。【课堂实录】同学们,昨天我们参观了闻一多纪念馆,相信大家对闻一多先生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他诗歌的代表作《死水》(高中《语文》第一册第2课)。下面同学们听一遍录音,然后自己诵读一遍,看我们同学有没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听一遍录音)(学生自读,有的

2、学生模仿录音,有的学生默默体会。)师:看到有的同学认真体会的样子,老师真是高兴,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把问题写在纸条上,由小组长收集、整理并陈述问题。(学生思考后,很快地交出纸条。)师:好!现在开始陈述。生1:我们二组认为,《死水》文中有一些意象很“恶心”,闻一多先生写出这些意象的作用是什么?生2:我们五组对课文最后一句话“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不太理解。生3:六组同学都不知道死水象征什么?师:打断一下,你怎么知道本诗的艺术手法是象征?生3:课

3、文练习中有。师:请下一位组长!生4:我们四组要问本诗是怎样体现闻一多先生新格律诗创作“三美”主张的。生5:一组的问题和二组基本一样。生6:三组问题和四组一致。师:从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来看,是真的下了一番功夫,而且也正好说明昨天的参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根据活动规则“交叉请命”!(每小组学生自由讨论,时间:10分钟。)杜旭:我们组选择的是“三美主张”这道题,认为本诗音乐美体现在每节都押韵,节节换韵,读起来很和谐;建筑美,这首诗从第二行起,都用3+2+2+2这种音节模式,而且每行字数都一样;绘画美

4、,最容易看出来,比如文中有翡翠、桃花、云霞等词语,很华丽。(台下一片掌声)师:掌声告诉我杜旭这个组的讨论非常成功,有需要补充的吗?生:没有!(齐答)张亮:我们组讨论的是诗中“恶心”词语的作用,小组内大多数同学认为,那些“恶心”的词语是闻一多先生有意创设的,原因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绿色臭水沟里生长的是什么样的东西。很显然,他是在有意引起读者的反感,从而进行反思所表达的真实感情,我个人认为他是对旧社会的憎恶。师:为什么是你个人认为?张亮:有其他同学认为是失望的情绪。吕绅:我们组讨论的是死水的象征意义。我

5、们认为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背景资料中说,他在美国留学时期写的《太阳吟》《洗衣歌》等名篇,表现的是他对异国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以及对祖国的深切思念,正当他满怀热情回到中国时,他才发现,祖国已破碎不堪,昔日美丽的家乡,已经改变了模样,军阀混战,列强入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他的《死水》诗集出版了,说明死水象征的应该是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师:同学们认为三组回答得好吗?生:好!(齐答)师:为什么要吝惜掌声呢?生:(鼓掌)乐又龙:我们组探讨的是最后一句话的表达效果。最后一节从内容上看是全

6、诗的总结,那么请允许我把前几节的感情作一个概括。第一节,总写死水,折射出让人失望的情绪,如“不如”“爽性”等词语;接着第二、三、四节作者用讽刺的语调,细致地写了“恶心”的现象,到了最后一节,就是对前文的进一步概括“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这时作者的感情达到最高潮,于是来个干脆“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正如雪莱说的:“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意思差不多。这就是我们组讨论的结果。(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师:讲得非常好!我想把课文的感情脉络再理一遍,第一册总结死水的“死”不可救药,失

7、望;第二节从静态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第三节从动态上写死水的腐烂变质;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心中的激愤,感情慢慢积累,达到最高潮“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因为诗人看透中国毫无希望,惟有腐烂一个旧世界,才能创造一个新世界,找到“美的所在”。同学们应该可以体验到诗人把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同对反动统治者的恨交织在一起,真正地体现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他的呼声宛如黑夜里一声疾呼“黑暗世界,你才早点去吧,还我一个美丽的中国”。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思想,不仅仅是在这首诗中有所体现,比如,《回来了》《七

8、子之歌》等。1949年8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多媒体展示《红烛》序曲闻一多头像)(多媒体展示《最后一次讲演》图片)点评:本课的教学设计不同凡俗,学生当堂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解决问题,这需要一个经常进行探究式教学的大环境,更需要一位有娴熟的驾驭课堂能力的教师。作为观摩课的一个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