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音乐九上《茶花女》(选曲)word教案

湘教版音乐九上《茶花女》(选曲)word教案

ID:8630409

大小:1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湘教版音乐九上《茶花女》(选曲)word教案_第1页
湘教版音乐九上《茶花女》(选曲)word教案_第2页
湘教版音乐九上《茶花女》(选曲)word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音乐九上《茶花女》(选曲)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茶花女》歌剧欣赏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歌剧音乐,使学生了解歌剧这一体裁的发展历史及其艺术特点,以扩大音乐视野。2.通过欣赏歌剧选段,使学生感受歌剧音乐在刻画人物性格及叙述情节时丰富的戏剧性及表现力。教学重点:1.什么是歌剧?2.《茶花女》中《饮酒歌》片段比较重要。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歌剧时代背景、故事梗概、作者生平作品题材、主要情绪。教学方式:欣赏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本等。教学过程:一、先观看歌剧《茶花女》。二、介绍音乐知识:1.首先介绍什么是歌剧。歌剧(opera)是将音乐(声乐与器乐)、戏剧

2、(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有时也用说白和朗诵)。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宗教观点的神迹剧等亦香火缭绕,持续不断。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西洋歌剧概况:西洋歌剧是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应运而生的。

3、起源于意大利。18世纪,格鲁克主张歌剧必须有深刻内容,音乐与戏剧统一,表现应纯朴、自然,对以后发展有很大影响。19世纪西洋歌剧发展多线条。重要作曲家有:古诺、斯美塔那、德沃夏克、格林卡、普契尼、柴科夫斯基等。20世纪歌剧发展呈复杂局面。重要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贝尔格、布里顿、斯特拉文斯基等。2.《茶花女》简介。介绍歌剧《茶花女》。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作于1853年,根据法国作家小仲马同名悲剧小说改编而成。“茶花女”意大利文意思为“失足女”这是一部举世闻名的音乐巨作,主题深刻,旋律动人。歌剧通过薇奥列塔

4、这个被迫害的妇女形象,控诉上流社会的虚伪性,表现她高尚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格。威尔第《茶花女》一直被列为世界舞台上的最优秀的不朽作品。3.作者简介与曲作者简介。4.介绍《茶花女》中的女主角、男主角、男主角的父亲、女仆及男爵。5.介绍片段:第一幕(薇奥丽塔家中大厅)欣赏《饮酒歌》,是《茶花女》第一幕中开始不久的一首歌。女主人公、名妓薇奥列塔久病初愈,在家中举行宴会。青年阿芒被朋友拉来。席间朋友请阿芒唱歌,他借歌声向薇奥列塔表达爱慕之情。歌唱青春及美好的爱情。薇奥列塔也在祝酒时作了巧妙的回答。《饮酒歌》用单三步曲式

5、写成。旋律反复三遍,前两遍有阿芒和薇奥列塔分别演唱,第三遍是客人们合唱。第二幕第一景(巴黎郊外农庄)《普罗旺斯的海与地》第二幕第二景(弗罗拉家中大厅)《斗牛士之歌》第三幕(薇奥莉塔在巴黎寓所的卧房)课堂小结:1.让学生讨论欣赏后的想法。2.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分角色表演《茶花女》其中的片段,如《饮酒歌》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