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课《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第30课《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ID:8631645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3

第30课《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_第1页
第30课《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_第2页
第30课《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30课《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30、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课型:文言文讲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积累文言词语。②分析故事情节。③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结合生活体验深刻理解寓意。教学重点:①分析故事情节。②多角度概括寓意。教学难点:①结合注释试着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②意动用法、文言中分数的表示方法教学方法:朗诵;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

2、1、导语: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2、介绍寓言3、作家作品介绍《韩非子》《淮南子》二、翻译《智子疑邻》、《塞翁失马》①全班朗读《智子疑邻》、《塞翁失马》。②在预习的基础上请学生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其他学生补充修改,个别问题老师解释。③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教师投影出示句子,全班齐读句子并解释加点的词。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

3、入胡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落实:这些加点词语中有的属于古今异义,有的属于一词多义,有的属于词类活用,不需要给学生分类,但一定要求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意思讲对,这也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基础。④复述课文大意,背诵课文让学生熟悉故事情节,能够不看课本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出来,可以多找几个学生复述,这样学生差不多就背下来了。3、讨论①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概括这两则寓言大意。先由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尽可能

4、每个人都说,然后再转入全班性的讨论。②结合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寓意。得与失、福与祸在生活中其实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塞翁失马》的寓意理解。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而含义深刻,有许多成语就出自寓言,请你从这两则寓言中各概括一个成语。三、课堂小结通过以上讨论,我们明白,寓言是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而要读懂寓言,则需要我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四、布置作业:1、在作业本上翻译两则寓言《智子疑邻》《塞翁失马》2、结合今天的生活写出你

5、对寓言故事《黔驴技穷》的理解。板书:智子疑邻(《韩非子》)(意动用法)起因:天雨墙坏经过:其子、邻人之父劝富人修墙结果:晚上富人家被盗,其家智其子,疑邻人塞翁失马(《淮南子》)祸→福→祸→福(马亡)(将马归)(折其髀)(父子相保)祸福相倚,互相转化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课后反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