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下册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word教案2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word教案2

ID:8631985

大小:16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03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word教案2_第1页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word教案2_第2页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word教案2_第3页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word教案2_第4页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word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7.3《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word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⑴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并能用语言表述。⑵理解什么是惯性。过程与方法⑶经历“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的过程,认识伽利略“理想实验”的科学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⑷通过实验和观察活动,体验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⑸通过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形成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⑹通过学习惯性的应用,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2.教材说明本节主要内容有:科学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和惯

2、性是全章的重点和难点,为让学生学好这些知识,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科学探究,建议本节用2课时,第1课时通过科学探究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第2课时巩固牛顿第一定律,学习惯性的知识。本节教材的编写思路:教材首先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也符合人们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的一般规律:要建立牛顿第一定律,必先突破头脑中错误的前概念。针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教材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一定需要力来维持吗?”接下来,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对“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展开探究,在教材图9-24所示实验的基础上,

3、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结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将以恒定的速度运动下去。通过以上科学探究,学生对“理想实验”法有了感性认识,“金钥匙”栏目作为“点睛”之笔,明确阐述了这一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在此基础上,教材介绍了伽利略的研究成果,并否定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最后给出了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教材通过“活动1”中两个有趣的小实验,使学生感知:物体无论运动还是静止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属性。然后教材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使学生认识到人

4、们既可以利用惯性,又要注意防范惯性造成的危害。本节教学重点:“理想实验”法,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本节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符的,而且该规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需要一定的想象能力,因此,让学生确信牛顿第一定律并理解其内涵,是本节教学的难点。3.教学建议从全章的知识结构体系来看,本节课是一个转折,本章的前两节主要探讨“运动”,后两节将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所以教师要重视本节课的引入,通过引入使学生明确后面几节课的研究方向,同时激发学生探究“运动

5、和力的关系”的兴趣。以下几种引入方式可供参考。实验引入:把木块放在讲桌上,用手推着它运动,放手后木块停下。然后把铁球放在讲桌上,推着它运动,放手后铁球继续前进。让学生尝试解释看到的现象,或者提出疑问。两个现象可能会引出互相矛盾的两种观点:没有力,物体将不能运动;没有力,物体仍可以运动。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让他们自由、开放地发表各自的看法,意在使学生对“运动和力的关系”发生兴趣。在学生讨论乃至争辩的基础上,教师引导:运动和力的关系是牛顿力学的核心内容,从本节课开始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第三节探究物体

6、不受力时怎样运动,第四节研究物体受力时怎样运动。视频引入:用大屏幕播放神舟号飞船发射升空和宇航员在太空活动的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画面最后定格在宇航员“太空行走”的场景,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宇航员和飞船之间用一条“绳子”相连。教师告诉学生: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处于失重状态,可以看作不受重力作用。然后提出问题:这条“绳子”起什么作用?让学生讨论猜测。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引入课题。也可以根据知识体系引入:前两节我们研究了“运动”,上一章学习了“力”的基本知识,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物体如何运动与其受力

7、情况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地面上滚动的足球由于受到阻力的作用而停下来,列车启动时需要巨大的牵引力等,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提出问题明确本节的课题后,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可以把他的论断事先写在小黑板上,或用字幕投出,让学生观看思考,然后提出问题: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的作用,将会停下来、还是继续运动?如果运动,又将怎样运动?●猜想与假设针对上述问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或者让学生阅读教材图9-23,问学生:同意哪种观点?自己的看法是怎样的?●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先让学生按照教材9-24

8、进行实验,待做完实验、得出结论后,再结合“金钥匙”栏目,反思讨论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实验,体会实验的设计思想。此法的优点是直截了当,方便易行,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知识和方法都能得到落实;但是不利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了让学生经历设计实验的过程,加深对“理想实验”法的理解,还可以采用下面的教学方法。样运动?学生设计的实验可能五花八门,但一般都能体现“理想实验”法的设计思想。●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让学生观察教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