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八上《七律 ·长征》word教案

苏教版语文八上《七律 ·长征》word教案

ID:8635837

大小:26.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苏教版语文八上《七律 ·长征》word教案_第1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七律 ·长征》word教案_第2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七律 ·长征》word教案_第3页
苏教版语文八上《七律 ·长征》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八上《七律 ·长征》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七律长征》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能正确书写2.掌握全诗关键词句的含义以及饱含的深情3.联系诵读欣赏《诗人领袖》及其他作品,更加了解作者毛泽东。【学习重点】1.关键词语的含义以及饱含的深情2.学习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习难点】通过词语的品析,朗读的触摸感受,感受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课前学习】1.常识填空:律诗是由句组成,两句一联,依次是联、联、联、联。《七律长征》的颈联是,韵脚是2.读诗歌三遍,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逶

2、迤(   )     磅礴(  )    云崖()    岷山( )3.解释词义  等闲 :  逶迤:  细浪:   磅礴:   开颜:4.结合课下解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含义,有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五岭的山脉弯弯曲曲,就像奔腾的细流,乌蒙山气势磅礴,就像滚动的泥丸。金沙水拍着高耸入云的山崖,大渡河上的铁索令人心寒。走过了岷山的千里冰雪,三军过后都笑口颜开。5.资料链接长征背景——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3、。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长征途中,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胜利走向胜利。党中央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等十一个省。爬雪山、过草地,历经艰难,行程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课中学习】一、目标导入:从单元主题导入第一单元的主题是“长征之歌”,(可让学生读一下单元提示)我们

4、将循着文字,去“重走”一遍长征路,更加深刻地理解长征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二、自主探究:1.二万五千里长征,艰难险阻可想而知。诗歌中哪些词句表现出红军“远征难”?(明确:颔联接“千山”,以“五岭”、“乌蒙”为代表,以“逶迤”、“磅礴”极言其巍峨险峻,突现征途之“难”。颈联接“万水”,以“金沙”、“大渡”为典型,描绘了两个经典战例。还有尾联“岷山千里雪”,论环境之艰险、跋涉之艰难、处境之险恶,莫过于“雪山草地”。)点:为什么选取这几个地方和事件来表现“远征难”?(明确:这几个地方都是著名的天险,诗歌选取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

5、地理名称,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经过的“万水千山”,只选择这几处,便能使人感受到长征中所历经的自然险阻,想像到长征中所创造的可歌可泣的辉煌战绩。讲一讲渡金沙江、大渡河的故事)2.诗歌除了记叙长征的艰难,它还在表现什么?你可以从哪些细节中发现?(明确:表现红军战士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慨和革命乐观主义。首联中“不怕”“只等闲”。颔联——“五岭”、“乌蒙”,以“逶迤”、“磅礴”极言其巍峨险峻,突现征途之“难”。又以“腾细浪”、“走泥丸”极言其渺小些微,因为“不怕”、“只等闲”,逶迤千里的五岭、气势磅礴的乌蒙山脉,在红军眼里,不过是“腾”

6、起的一道道“细浪”,滚动(“走”)的一颗颗小泥团!那还有什么可“怕”的!怎么不叫人“等闲”视之呢!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气概!奇特的想象,极度的夸张,强烈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表现出红军不畏艰险、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精神伟力。颈联——同样运用了对比手法。“金沙水拍”一动,“大渡桥横”一静。“巧渡金沙江”,是“智取”,显示了红军的机智灵动,“金沙水拍云崖暖”形象地写出了金沙江两岸悬崖高耸入云、江面水势奔腾激荡的景象,描写出红军巧渡金沙江时险恶而神奇的景象。“暖”字,既写出5月金沙江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出渡江脱险的喜悦

7、心情;“飞夺泸定桥”,是“强攻”,经历了一场激烈而残酷的战斗,红军战士以血肉之躯开辟了前进的道路,“寒”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一暖一寒,相对照,状写了红军战士征服“万水“途中所战胜的两种异乎寻常的艰难险阻,突出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抒发了红军把万水千山视为“等闲”的豪情壮志。尾联_“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对首联的回应。开端言“不怕”,结尾压“更喜”,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更喜”承上文而来,也是对上文的感情收束。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从敌人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自然令人欣

8、喜。而现在,红军又翻岷山,进陕北,胜利大会师已为时不远,战略大转移的目的已基本实现,与前面的种种喜悦相比,它自然更胜一筹。“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遂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现。(听歌曲《长征》,在歌声中体会红军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