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科学九下《核电站与核武器》word教学参考

鄂教版科学九下《核电站与核武器》word教学参考

ID:8636166

大小:17.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鄂教版科学九下《核电站与核武器》word教学参考_第1页
鄂教版科学九下《核电站与核武器》word教学参考_第2页
鄂教版科学九下《核电站与核武器》word教学参考_第3页
鄂教版科学九下《核电站与核武器》word教学参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鄂教版科学九下《核电站与核武器》word教学参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案第三章核武器、核事故及其防护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核武器、核事故的特点及其破坏因素,掌握遇到核袭击时的防护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核袭击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的能力。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难点】:1、核武器概述2、对核武器的防护3、对核事故的防护【教学方法】:讲课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防毒衣、防毒面具、口罩、毛巾、围巾、防风墨镜、三角巾等。【教学过程】:第一节 核武器概述一、核武器(一)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用核反

2、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二)核武器的特点1、杀伤破坏因素多2、程度重3、范围广4、时间长(三)核武器的分类1、按结构原理: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特殊性能核武器。2、按作战使用范围:可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3、按配用的武器:可分为核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地雷、核鱼雷和核深水炸弹。一般所说的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是指弹头部分,而运载工具是用来发射或投射核弹头的工具,有导弹、火箭、飞机、火炮、潜艇、鱼雷等。二、核武器的威力及其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一)核武器的威力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

3、能量,通常用“梯恩梯”(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它的含义是指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二)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核武器的爆炸方式主要有空中爆炸和地面爆炸两种。(三)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主要特征为火球不接触地面,初期为球形,很快变为扁球形。几秒或几十秒后,火球冷却成灰白色,或棕褐色的烟团,并继续上升,不断扩大,同时地面上掀起一股尘柱。最初尘柱和烟云不相连接,随后尘柱迅速追及烟云,形成爆炸特有的蘑菇状烟云。三、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

4、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一)光辐射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爆炸时的闪光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能放出大量热能,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二)冲击波冲击波是核爆炸时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它是核武器的主要杀伤因素。冲击波从爆心以超音速向四面八方传播。作用时间只有几秒钟。冲击波到达时,能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还迫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三)早期核辐射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四)核电磁脉冲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

5、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它与自然界雷电十分相似,其作用半径随爆炸高度升高而增大。(五)放射性沾染在核爆炸的蘑菇烟云中,存在着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与带到烟云中的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第二节  对核袭击的防护一、发现核闪光时的行动对核袭击的最好防护措施是进入人防工程,但必须在听到空袭警报时完成,否则,就只能视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行动。二、放射性灰尘沉降时的行动核爆炸后,蘑菇烟云中的放射性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降落到地面。(一)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

6、随呼吸进入人体或降落到皮肤上,在沾染区的人员要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或用毛巾捂住口鼻。(二)“扎三口”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简称“扎三口”或用雨衣、塑料布、床罩等身边容易得到的器材把暴露的皮肤遮盖起来,或直接躲进可掩蔽的装备或建筑物内,尽量减少在室外的活动。(三)关门、堵孔立即关好门窗,堵住孔口,密封食品、饮水、进入地下室或建筑物中心房间,静听外面关于落尘情况的通报。   三、人员在沾染区的防护措施核爆炸后人员在沾染区内行动的后果与是否进入人防工程有关。(一)要严格遵守工程使用规则和人防管理人员的指挥,就能保障

7、安全。(二)核袭击后不能立即出工程应根据爆后对地面沾染情况的调查,分别在工程内停留1—3昼夜,甚至更长一点时间。(三)在工程被破坏的情况下,也应在有关人员的指导下外出以选择撤离的正确路线和个人防护方法。(四)防止携带物品受到沾染一般不能在沾染区内吃东西和喝水,尽量快速离开。(五)服用防辐射预防药事先服用防辐射预防药,事后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放射性药或抗菌药物。四、放射性沾染的消除方法(一)消除衣服上的放射性灰尘的方法是自己或相互拍打和抖动。(二)人员皮肤受沾染后,要尽快洗消。头、颈部要用清水和肥皂水进行擦洗。(三

8、)对被沾染的粮食、蔬菜和饮水消除的方法1、对包装完好的粮食,可采用扫除、拍打的方法。2、对包装不紧密的粮食,要除去表层后,其余用清水淘洗2—3次。3、蔬菜、水果受沾染,应采用清水反复冲洗或剥皮的方法进行消除。4、对饮水沾染的清除,可以用土壤净化、过滤或吸附凝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第三节 对核事故的防护一、核事故及其危害特点(一)核事故核电站等核设施,由于技术和责任等原因,造成放射性物质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