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word教案二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word教案二

ID:8636891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3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word教案二_第1页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word教案二_第2页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word教案二_第3页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word教案二_第4页
资源描述:

《济南版生物七上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word教案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对其生活的环境都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方式体现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各个方面。同时,生物也以不同的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对于这部分知识主要通过观察影像、学生收集资料和实验分析获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直观材料增加感性认识,引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再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收集的相关资料与信息,促进学生对生物适应环境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及生物对环境的作用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对比、综合和概括的能力。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爱生

2、命的情感。教学目标1、运用视频影视资料,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学生举出实例,认同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2、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在探究实验中,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自我表达的能力。4、说出破坏生物因素导致环境恶化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形成“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1、描述具体生物实例,分析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对环境的适应性,说出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2、观察影像资料,尝试设计探究实验,通过合作交

3、流,得出“生物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合理结论。教学难点:1、运用科教片,通过学生的感官了解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述的能力。2、尝试设计“蚯蚓对土壤的翻耕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体会感知生物对环境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交流、合作和探究的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物适应环境的图片、影视资料;《屎壳郎出国记》科教片。课前准备:1、蚯蚓对土壤的翻耕的实验装置一套,标本瓶,玻璃板,湿土,细沙,蚯蚓若干,菜叶等。2、兴趣小组的分工,指导学生设计并完成“蚯蚓对土壤的翻耕”实验的探究,课上带来观察使用。3、仙人掌一盆;睡

4、莲一棵。教学程序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探究问题:1.媒体展示:(1)夏天,草丛中听到蝈蝈的鸣叫声,却很难看到它们的踪影的影片;枯叶蝶的图片资料;青蛙不同环境中的体色比较的图片。(2)《屎壳郎出国记》科教片。2.设置问题,引导激疑(1)它们的体色、体形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2)你从《屎壳郎出国记》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3.(1)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认识到蝈蝈、青蛙的体色及枯叶蝶的形态是一种自我保护性适应;(2)屎壳郎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改变环境,即对环境产生着作用。教师继续启发: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是否也存在着这种现象?

5、从而引入课题。二、探究新知:1.教师呈现一盆仙人掌和展示解剖睡莲的茎和叶柄,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比,针对各自生活的环境,找出了它们各自的特点:生活在荒漠中的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可以减少水分散失的面积;茎肥厚多汁,能储存水分。生长在水中的睡莲,其叶柄和茎内都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以满足呼吸的需要。有的同学还举出了热带雨林中植物的叶片宽大,松树的叶变成了刺等等。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各种植物都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2.动物又是如何适应环境的呢?媒体展示书中的几种鸟及其后肢,小组同学之间讨论,并推荐代表回答思考题。为此,有的同学还列举

6、了壁虎趾上有吸盘,可以爬墙;青蛙、变色龙、蝈蝈、北极熊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可以逃避敌害;长颈鹿的脖子很长,可以吃到树上叶子;鲸的体形象鱼;凶猛的眼镜蛇,在遇敌时颈部膨大,用以恐吓敌人;海参遇敌时,会“献出”内脏,供敌害食之,它则借机逃走,以后再长出新的内脏等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各种动物在不同方面表现了与环境的适应。3.观察分析,提高能力。(1)媒体展示:北极熊、企鹅、大熊猫和家蝇的影像资料,引导学生观察,说出它们的分布范围,并分析各自适应的环境温度。(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交流互补,拓展思维,并初步认识到不同生物具有不同的适应

7、能力。(3)媒体展示“生物对温度耐受范围示意图”,并在不同范围的曲线上确定几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小组讨论,说明各点表达的含义,认识到同一种生物,在不同温度环境中,都有不同的生活表现。(4)师生共同探究,教师并对学生合理的解答给予充分肯定。并进一步明确:生物对每一种环境因素都有一定的耐受范围,当环境改变时,如果生物没有相应的适应能力,就可能被淘汰。4.作出假设,激发思维。(1)如果这些生物的形态不是这样,会有什么结果?小组积极讨论,主动思考,并选出代表发言。最后师生共同归纳:生物要生存,一定要适应环境。(2)阅读“相关链接”,引发思

8、考。并由部分学生宣读各自网上查找的相关资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种的灭绝是人类不可弥补的损失,人们不仅保护生物,还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人类应与生物和谐共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的道德情感。5.探究实验,生物对环境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