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上《组歌(浪之歌,雨之歌)》word教案

鲁教版八上《组歌(浪之歌,雨之歌)》word教案

ID:8636985

大小:1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3

鲁教版八上《组歌(浪之歌,雨之歌)》word教案_第1页
鲁教版八上《组歌(浪之歌,雨之歌)》word教案_第2页
资源描述:

《鲁教版八上《组歌(浪之歌,雨之歌)》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组歌  教案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   2、学习文中拟人化写作手法   3、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仿写美文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   2、学习文中拟人化写作手法   3、学习借物抒怀的艺术构思教学难点:   仿写美文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讲授法,品读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孔,孔子的孔,大家叫我也老师就可以了。(提前下发一张纸)请每个同学在右上角也写上你的名字。现在开始我们今天愉快的课。1、本单位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

2、体裁的文章(散文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的特点[散文的形式,诗歌的语言,而诗歌的语言是特殊的语码,不仅讲究格律,充满意象(诗中用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具体形象)且具有联想的功能](2’)二、导学达标:1、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小段视频,想象一下,我们同学正漫步在碧海蓝天的松软沙滩上,看到波浪一层一层的涌过来,远处传来海鸟的鸣叫,似乎还可以闻到海水淡淡的咸味,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想,请把它们写在你的纸上。给大家两分钟时间。(6’)2、请同学来读一读(分享一下)(2’)师总结:(鼓励)但是诗人纪伯伦是怎样想的

3、呢?打开书第10课。板书:题目,是节选,共有五首3、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教师补充:他活了多大年纪(48岁),英年早逝,但生命的长度并不影响生命的宽度,虽然他12岁就被迫离开了祖国,但这使他对祖国的热爱反而更加的炽热,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伏案写作,这也使得他的成就与泰戈尔比肩,成为将近代东方文学推向世界的先驱者。(2’)4、展示学习目标。找学生朗读(1’)5、检查字词的预习情况;读音,展示,抄在纸上一遍。(2’)6、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和重音,尤其是逻辑重音。(你要突出的部分)(10’)带着问题“意象是什

4、么?”重点朗读〈雨〉第五段:押韵,对仗,突出了诗的特点重点朗读〈雨〉第八段:诗人感情的升华,从“个人”的感受到对爱情的理解(增词)真的是在写爱情吗?7、在文章中我们看到了哪些意象?使用了什么的手法?8、诗人透过文字的表象,实际上借浪和雨的形象表达的是对谁的热爱与奉献?9、讲授:这种写作手法就是借物抒怀。举例:多媒体,小组讨论发言  请同学来举例,还有那些“借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的句子。三、达测:以“--------之歌”仿写一篇美文,展示图片。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一景每一物都有它独到的美

5、。老师准备了几张图片,供我们同学参考,有岁寒三友‘松、竹、梅’,亭亭玉立的荷花,朴实无华的玉米,积极向日的葵花,屹立千万年而今却不断哭泣的冰川。”给同学五分钟时间写作,运用拟人化手法,借物抒情。收集上交作品,朗读,品评。四、布置作业:未完成作文的作为作业。板书10.组歌(节选)共五首 散文诗纪伯伦(1883--1931)48岁他的成就与泰戈尔比肩,是近代东方文学推向世界的先驱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