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小鱼的梦》word版说课稿

2013年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小鱼的梦》word版说课稿

ID:8642521

大小:15.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4

2013年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小鱼的梦》word版说课稿_第1页
2013年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小鱼的梦》word版说课稿_第2页
2013年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小鱼的梦》word版说课稿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3年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小鱼的梦》word版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鱼的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小鱼的梦》是北师大版第二册第五单元“动物”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这是是一首优美的儿童歌谣,描绘了鱼儿睡觉的情景,充满着诗情画意。全诗共八行。前两行写小鱼夜里睡在池塘妈妈的怀抱里;中间四行描写小鱼睡觉的环境,这一部分想象非常奇特:星星、风儿、波浪都是自然界平常的景物,珍珠被、催眠曲、摇篮又是孩子们睡觉时司空见惯的事物,两方面糅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令人神往的画面,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所以读来优美而亲切;最后两行继续写小鱼睡觉的情景,自然地引出“甜甜的梦”。“摆”和“咂”表现出小鱼的梦之甜,既符合鱼儿睡觉时的常态,又符合孩子们做美

2、梦的神态。二、设计理念《课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还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小鱼的梦》一课,正是体现落实以上课标精神的好课文。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感悟性朗读能力和想象力。教学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让学生以自己对儿歌的领悟取代老师的讲解分析,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服务。三、教学目

3、标及策略根据新课程提出的教学理念“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诵读儿歌、童话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我将本课的研究主题确立为:在美文朗读中边读边想象,激发阅读兴趣;把教学目标定位在:①知识目标:认识生字16个;掌握多音字“曲”;背诵课文。②能力目标: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渗透性识字“池、塘、盖、珍、珠、催、眠、咂”等。③情感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体会小鱼做梦时的优美情景。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小鱼睡觉的甜美情境。教学难点:引导孩子一边阅读,一边想象,激发阅读兴趣。五、教学过

4、程: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共设计了四个大的教学环节,即“激情导入,揭示课题”、“读文识字词,读准音”、“感悟性朗读背诵”、“个性朗读,拓展延伸”。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想象能力。1、开课时,我用优美的导语和动画课件,把学生带入课题情境,借助媒体呈现可爱的小鱼图片,视觉的冲击会迅速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通过“梦”字揭示课题也让孩子对文本产生兴趣,使学生想去读书;2、初读课文,认识新字、新词,读准音;3、在他们经历了自由读、听读、同桌读、齐读后,文章之意了然如新,阅读过程中,讲求趣味性,采用学生喜爱的方式,利用课件和音乐把想象读、表演

5、读融入课堂,让学生主动尝试去品读儿歌;4、阅读后注意发散延伸,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激起想象的火花。整个教学设计自始至终是围绕“学生个性化朗读、感悟、想象”来设计的,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些新理念,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能力和创造性想象能力。洪阳镇义昌学校李小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