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浙教版语文三下《中国卫星飞太空》word教案2

2015春浙教版语文三下《中国卫星飞太空》word教案2

ID:8643042

大小:21.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4

2015春浙教版语文三下《中国卫星飞太空》word教案2_第1页
2015春浙教版语文三下《中国卫星飞太空》word教案2_第2页
2015春浙教版语文三下《中国卫星飞太空》word教案2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5春浙教版语文三下《中国卫星飞太空》word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卫星飞太空教学目标:  1、了解并想像1970年5月1日,人们在天安门广场观看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飞越北京上空时的情景,知道我国航天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本课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乐”;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根据词语确定字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自然段。教学重难点:  想像人们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东方红1号”飞越北京上空时的情景,体验人们欢乐、自豪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文第4自然段,特别是有关人造卫星和我国航天技术成就的词语理解。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一、导入  1.谈话:2000年11月我国成功发射“神州一号”无人飞船,这次成功发射,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3个掌握航天技术的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上天之梦迈步坚实的一步。  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的情景。  3.板书课题,学生读题。二、检查家庭预习情况  1.自告奋勇朗读课文句子或段落就,其他同学点评。  2.交流识字、学词。  (1)学生起立朗读本课生字,并挑选认为自己学得最好的或自己认为最难记的生字,告诉大家识字的方法。  师随机进行正音或分析字形。  (2)出示“顿时、预定、返回”等词语及带点字字义,训练学生给带点字据词定义。  (3)指名朗读课文。三

3、、讨论课文第1—3自然段。  1.读课文,把课文分成两部分,怎么分。(学生读,并在书上做记号。)  2.交流,分层次。  3.研读课文1-3自然段。  (1)朗读课文1-3段,边读边发现:从这三段课文中,你了解了“东方红1号”哪些情况?  (2)自由交流。(东方红1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于1970年5月1日晚飞越北京上空;东方红1号从太空向地球发回《东方红》乐曲------)  (3)除了写卫星,课文中还写了许多人的活动,仔细读写人的句子,从哪些词语或句子体会出了什么?  (4)指导朗读有关句子,指导用“原来”把两句话连起来。  句子一:顿时,广场上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4、  句子二: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正经过北京上空呢!  读两个句子,想想意思之间有什么联系?课文是用哪两个词语把两句话连起来的?  练说,把句子补充完整:  1970年5月1日晚,人们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原来------  人们看到一颗明亮的星星,在夜空中缓缓移动,原来------  从收音机中传来《东方红》的乐曲声,原来------  (5)讨论:人们为什么如此激动?  (6)有感情朗读。四、作业本作业1、2、3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新词并听写。  2.指名朗读课文1-3段。二、研读4、5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

5、4段,找找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哪些令人骄傲的成绩。  2.交流汇报。(卫星种类多,发射的卫星数量多,卫星研制时间只有20多年,时间短;技术高,能按预定轨道返回地球------)  3.指名有感情朗读第5段,尝试背诵。  4.完成作业本第6题;默写课文第5自然段。  5.背诵第4自然段。三、作业本作业4、5题;背出课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