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5春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ID:8645974

大小:280.50 KB

页数:92页

时间:2018-04-04

2015春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1页
2015春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2页
2015春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3页
2015春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4页
2015春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春长春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1对子歌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2.能在教师指导下,按节奏朗读、背诵《对子歌》。3.初步了解什么是“对子歌”和“对子歌”的特点,感受这种语言形式的表达魅力。教学重点难点:1.完成识字任务,了解课文内容。2.在反复吟诵中体会对子歌的特点。教学准备:相关的对子歌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中国人每年都要过春节,在春节的时候,家家都贴春联,不知同学们是否注意过这些春联,发现这些春联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对子歌》,来了解对联的特点。二、自由朗读,学习基础知识三、再读对子歌,指导朗读。四、通过反复诵读后,

2、让学生观察对子歌,在什么地方体现了对偶这种修辞方法的。这种对偶的体现可以是一个字,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短句子。五、小组讨论:这些相对的词语中,有哪些词语不懂?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借助工具书解决问题。六、拓展与运用出示课后习题中出现的对联,让学生通过加标点的形式,读出不同的对联。板书设计:对联的特点对联的种类教学回顾:1-2郑板桥题联赠渔民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所描绘的情境。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艺术形式

3、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层次。2.对联是在怎样的情境中产生的。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2.搜集对联和关于对联特点的资料。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关于“郑板桥”,你知道哪些?2.交流关于郑板桥的资料。3.齐读题目,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课文,结合书后生字表和工具书读准字音。2.值得注意的读音有:傍晚、袅袅、狂风骤起、菱藕、斛。3.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学听准字音。4.通过查字典弄清字音与字意。5.着重强调易错的字。三、再读课文,体会当时作者见到的情景。1.为生动

4、形象地描绘郑板桥坐船去兴化途中所见的情景,作者在遣词造句上十分注重四字词语,请同学找一找。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湖光山色”“轻烟袅袅”“渔歌阵阵”等等。3.创设情境,指导朗读。4.交流课前提出的问题:指导朗读“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这副对联。5.画一画对联的第一句和文中的哪些语句相对应?文中哪些语句写了对联的后半句。6.分别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7.交流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想象郑板桥当时看到的画面。8.再读这副意味深长的对联。四、背诵与积累1.背诵对联2.背诵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语句。板书设计:情境半湾活水千江月湖光山色

5、一粒沉沙万斛珠细浪如银教学回顾:1-3茶酒趣联教学目标:1.认识1个生字,会写3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寻乐,拿壶酒来”这副对联的妙趣。3.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有关对联的知识,激发对“对联”这一汉语言独特艺术形式的喜爱。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对联的妙趣所在2.能够尝试自己写对联。教学准备:搜集带有趣味故事的对联。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在我国古代文学殿堂中,有一支瑰丽的奇葩——对联。我们对对联并不陌生,前几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对子歌》《郑板

6、桥题联赠渔民》等文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对联有关的文章《茶酒联趣》。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范读课文,生听准字音。2.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3.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测读。三、分层次指导朗读1.根据本文趣的特点,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2.要根据商人和学者的各自特点读出人物的不同的内心情感。3.重点要指导怎样朗读这副对联,要根据三字对、四字对的特点,注意停顿,读出节奏感。4.要根据对联的内容,读出情趣来。四、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朗读1.了解内容,理清商人请人题上联和学者巧对下联的经过。2.理清这个过程还应注意两个方面,由于悬挂了对

7、联,商人的生意才由“人不多”到“红火起来”;商人由“夸下海口”到“绝无戏言”,这个过程都与“对联”密切相关。3.反复读,品味这副对联的妙处何在。从内容上看,上联下联内容完整,浑然一体。人生的经历、人生的态度自然蕴含其中。4.思考与交流“茶酒联趣”趣在哪里?四、积累与背诵板书设计    为名为利    心苦力苦    苦中寻乐    逍遥快乐教学回顾:2—3泊船瓜洲教学目标:1.会写1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3.了解诗歌大意,并能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教学重点难点:1.积累背诵古诗。2.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

8、欣赏“绿”“还”等字,培养语文素养。教学准备:1.学生查找王安石简介;南京春景的文章片段。2.教师准备幻灯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