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4.4《反比例》word说课稿

2017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4.4《反比例》word说课稿

ID:8648887

大小:16.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4

2017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4.4《反比例》word说课稿_第1页
2017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4.4《反比例》word说课稿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7春北师大版数学六下4.4《反比例》word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下反比例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的内容是(反比例),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流程四个方面阐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一、分教材析学情《反比例》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的内容,(六)年级学生再经过前一阶段的学习以及平时生活中对数学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已经掌握了(变化的量,正比例),具备了一定的(思考、探索、操作)能力,拥有认真、好学、勇于探究的学习态度,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的积累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反比例函数)打下良好的基础,学好这部分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

2、的思维能力,以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生活实际,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讨论、猜想、实验、探究)等多种活动以加深学生的感受。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分别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是: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能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讨论、探究、观察等活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人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此外,根据我对教材的解读,我将本节

3、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确定为: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二、教法与学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首先我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再通过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相对教师的教法学生采用自主探索,研讨发现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利用练习法:通过适当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了能在课堂上更好的进行教学我将会准备好

4、多媒体课件三、教学流程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结合本节课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成四个环节,下面我将具体介绍每一个环节的安排(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上课伊始,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题目和表格:用x,y表示长方形相邻两边的边长,表1是面积为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相邻边边长的变化关系,表2是周长为24cm的长方形相邻边边长的变化关系,把表格填完整,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在此,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学生带着问题和急于知道结果的好奇心进入本课的学习,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同

5、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以及数学的现实意义(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一下3个活动活动一:根据情境,学生能够发现长方形的一条边的长随着邻边的长而增加减少,在此基础上,追问:表1,表2中长方形相邻边边长之间的变化规律相同吗?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展示,①表1中相邻边长乘积都是24②表2中相邻边长积不相等,但和相等都是12活动二:课件出示王叔叔游长城的情境和相应的表格。提问:从表格中发现了什么?小组合作交流,在此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讨论,猜测等活动。在汇报展示时预计出现以下情况:①时间

6、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②10*12=60*2=80*1.5=120合理。肯定引导学生明确。像这样速度和时间两个量,速度变化,所用时间也随着变化,而且速度与时间的积(也就是路程)一定,我们就说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活动三:情境中表1表2中长方形相邻两边的长成反比例吗?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解决问题。布鲁纳曾经指出“教一门学科,不是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而要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去。我注重将“重结果”的教学转变为“重过程”的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

7、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经历观察,操作等数学活动和数学思考,达到落实学习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三)练习巩固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设计了两道题目第一题:基础训练,引用练一练的第1题。让学生再次经历判断是否成反比例的过程,巩固反比例的认识。第二题:巩固训练,引用练一练的第4题,巩固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四)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思考: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我们是如何学的?先学生自行小结,

8、再师生共同回顾以上三个问题,这样既可以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进行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