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2《城市发展与城市化》word教案

鲁教版地理必修2《城市发展与城市化》word教案

ID:8648954

大小:3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4

鲁教版地理必修2《城市发展与城市化》word教案_第1页
鲁教版地理必修2《城市发展与城市化》word教案_第2页
鲁教版地理必修2《城市发展与城市化》word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鲁教版地理必修2《城市发展与城市化》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了解城市起源的条件和发展的三个阶段;了解城市化的含义、标志和当代城市化的特点;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围绕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等因素分析城市起源和发展;从城市化的概念入手,围绕着城市化的三个标志,分析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从城市数量、规模扩大所引起的变化角度分析影响。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领会当代城市发展的趋势;重视城市环境问题。教学重点:城市化及其特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教学难点: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教具准备:有关图表,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

2、课: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生存,他们相互合作、共同生活,聚居在一起,从而形成聚落。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包括乡村和城市。(学生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差别)得出城市特点:1、人口高度集中2、建筑物高大密集3、工商业集中而发达4、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5、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承转:那么城市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一、城市的起源与发展世界最早的城市诞生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印度河谷地、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美等地。阅读图2—1—2,思考回答,为什么在这些地区兴起?城市兴起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点拨:城市集市商品交换社会分工剩

3、余产品农业生产发展出现导致引起形成发展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有利于生产力发展。阅读课本,填写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时间特点18世纪产业革命以前城市数量少,规模较小,功能较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城市和乡村相对独立产业革命后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城市成为区域经济的中心,城乡差距逐渐扩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城市发展迅速,出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二、城市化及其特点1、城市化定义: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2、城市化表现:(1)城市人口增加(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4、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4、世界城市化的的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城市化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也是从工业革命以后开始的。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图2-1-4)讨论:请同学们读取图2-1-4每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起止数值,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明确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的特点。点拨:初级阶段的城市化水平低于25%一30%;加速阶段的城市化水平是从25%~30%增长到60%~70%,增长迅速,此阶段容易出现

5、环境恶化等城市问题;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于70%,城市人口比重增长趋缓甚至停滞。(2)大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大城市带出现世界六大城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中国长江三角洲城市带、欧洲西部城市带、英国南部城市带、美国—加拿大五大湖地区城市带、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带。(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加大国家类型城市化起步城市化速度城市化水平特点发达国家早慢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晚快低城市发展不合理过渡:阅读材料回答材料一:阅读知识窗“城市热岛”了解城市对气候的影响。材料二:阅读课后活动及其图“2-1-8人口密集的城市”结合材料,

6、思考城市化对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占用大量土地,是耕地面积减少2.地下水等资源不合理利用,导致许多生态问题3.环境污染严重4.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来源危害大气圈城市工业排放各种气体改变着太阳辐射强度,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也发生变化,出现城市“热岛”现象;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风速和风向。人们的健康水圈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生物圈生物栖息地被城市的“钢筋水泥”所改变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岩石圈城市的道路系统和生产、生活活动设施使降水、径流、蒸发、渗漏产生再分配

7、使水质、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其他城市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废渣,特别是含有有害物质的废渣对城市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课后练习:一、针对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你提出建议如何解决?二、就如何协调城市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矛盾的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