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春浙教版语文四上《爆竹声声》word教案

2015春浙教版语文四上《爆竹声声》word教案

ID:8650259

大小:1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4

2015春浙教版语文四上《爆竹声声》word教案_第1页
2015春浙教版语文四上《爆竹声声》word教案_第2页
2015春浙教版语文四上《爆竹声声》word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5春浙教版语文四上《爆竹声声》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爆竹声声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14个新词语的意思。  2.会按照课文后面的思考题边读边想,理解课文内容;能借助课文的重点词句讲述爆竹的传说。  3.通过讨论,明确燃放爆竹的利弊,注意安全。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了解爆竹的历史。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题、读题、设问。  二、预习课文(课前)。  预习要求:  1.读通全文,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读音。  2.思考课后习题2、3:(结合单元训练重点:边读边思考)  (1)爆竹的名字是怎样来的?  (2)说说爆竹的传说。  (3)爆竹跟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火药

2、有什么关系?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要求读准生字读音。提出不懂的新词,师生共同合作解决。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四、学习课文,交流预习题1。  1.爆竹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1)课文第2节就写了爆竹名字的来历。  A、——自由读第2节,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整理,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板书:锯成一段、保留竹节、受热、空气膨胀)  B、师提出复述要求及注意点。(熟读、抓住重点词句)  C、自由读前2节,准备复述。  D、指名复述。(要求是最基本的,不要太高。)  E、师生共同评议复述情况。  五、作业练习:  1.填

3、空:"爆竹"这个名字是这样得来的:原来,最早的爆真的是用()做的,人们在竹子上取一段竹筒,保留(),把这样的竹筒放进(),竹筒受热里面的()发出"啪"的一声,从而成为爆竹。  2.查字典写带点字的意思。  震耳欲聋()街头巷尾()每逢佳节()  3.完成语文作业本第1、2、3、7题。第二课时  (讲述爆竹的传说;讨论燃放爆竹的利弊。)  一、复习检查:  1.复习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第1、2节。  3.复述爆竹名字的来历。  二、交流思考题2,学习课文第2段:  1.生一边读第2段,一边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3.指名回答。(板书重点词

4、语:怪物伤人、燃烧竹节、发出声音、吓跑怪物)  4.(出示投影片)说说图上的情景。(村民往火堆里放了竹节,燃烧的竹节发出毕毕剥剥的声音。)  5.自由读第2段,准备复述。  6.指名复述。  7.互相交流。  三、交流思考题3,学习课文第3段:  1.理解"广泛"。火药使燃放爆竹更加方便了。  纸卷成爆竹,里面放上火药。  2.——读读课文。  四、开展讨论,深化认识:  1.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到底好不好呢?  让学生组成2队展开辩论。  2.小结:  (1)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可以增添喜庆的节日气氛。  (2)但是"燃放爆竹容易伤人,容

5、易引发火灾"。所以有些城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说说爆竹伤人和引发火灾的事例。  (3)在未禁止燃放爆竹的地区,燃放爆竹一定要注意安全,应选择空旷场地,避开人群和易燃物品,注意自身安全。(结合投影片:燃放爆竹)  六、作业:  1.作业本4、5、6题。  作业第4题,摘录表示声音的词。不一定要摘录一个音节的词。可以双音节的,如"咔嚓",也可以是三音节的,如"哗啦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