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沪教版语文五上《开国大典》word教学设计

2015秋沪教版语文五上《开国大典》word教学设计

ID:8653772

大小:3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04

2015秋沪教版语文五上《开国大典》word教学设计_第1页
2015秋沪教版语文五上《开国大典》word教学设计_第2页
2015秋沪教版语文五上《开国大典》word教学设计_第3页
2015秋沪教版语文五上《开国大典》word教学设计_第4页
2015秋沪教版语文五上《开国大典》word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秋沪教版语文五上《开国大典》word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题26开国大典课时三课时主备贺丽芳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学情分析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在旧中国,人民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暗无天日、

2、牛马不如的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不懈的奋斗努力,我们终于翻身解放了,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新中国的诞生之日。这一天,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天安门广场,因为在这里,新中国举行了她那隆重的开国大典。(出示图片:开国大典的情景。)板书课题:开国大典2.解题: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你们看到过什么典礼?(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开业典礼、结业典礼、结婚典礼等)开国大典就是——庆祝建国的重大典礼。请注意,“典礼”前用了一个“大”字,究竟怎样的场面可以称为“大典”呢?我们

3、一起走入课文。教师随笔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标记不理解的词语,查工具书或小组合作解决。3.自学生字。三、基础达标1.出示词语指名读:典礼、委员、协商、外宾、诞生、电钮、瞻仰、飘拂、汇集、庄严、宣告、欢呼。2.小组互学难写的字,并交流识记方法。3.完成两导两练P110初读点拨第1题和达标检测第1题。4.同桌互判。5.集体订正,规范写法。特别指导“诞、奏、瞻、协”的写法。四、再读课文1.默读课文,力求读熟。2.同桌互读,正音正字。3.小组内分角色朗读。4.抽查指导朗读

4、。五、整体感知1.浏览课文,思考:①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各记叙了什么内容?②借助两导两练P111第2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③课文记叙了哪些盛大隆重的场面?群众入场 庄严宣告 升旗鸣炮 宣读公告 阅兵式 游行 群众退场2.汇报反馈。①课文是按“大典前—大典中—大典后”的顺序写了“入场—典礼—阅兵—游行”等内容。②完成两导两练P111第2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③学生汇报,随机板书: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复述课文主要内容。④群众入场 庄严宣告 升旗鸣炮 宣读公告 阅兵式 游行 群众退场六、课

5、堂小结第二课时一、直接导入二、整体回顾指名复述课文。三、精读感悟(一)1.自由读1—4自然段,想一想:大典之前,作者写了哪些内容?2.学生自主学习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认真倾听,积极吸收,重新整理。4.集体展示(1)随机板书:时间地点出席的人员会场的布置群众的表现小结:写清楚一个典礼或活动,必须介绍清楚这些内容。(2)在学生交流出席的人员时,师注意引读:通过朗读,我们了解了有哪些人参加了开国大典,参加开国大典的有领导,他们是——(生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这里的短语很长,教师注意指导朗读),

6、有——(生读:中央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也有很多群众和基层工作人员,他们是——(生读: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生读: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生读:外宾)作者这样的描写让大家感受到什么?(从“有……有……有……”感受到参加的人员范围很广;从“达”和数字“三十万人”感受到参加大典的人数很多。)小结:你们看,参加开国大典的人员范围广,人数众多,真可谓是一个“大典”!(3)抓住方位顺序,用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出会场的布置。如果你就是到会场来采访的一名记者,请你向全世界人民介绍一下会场的布

7、置情况。(4)群众的队伍陆续进入会场,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解放军等,请你以记者的身份任选一支队伍向大家作介绍:“各位观众,现在进入会场的是xx的队伍——”(5)感情朗读:谁能读出这种心情?指导朗读:要读好关键词“直奔”“赶”……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描写工人的句子,女生读描写农民的句子。(6)小结:这么多的群众都是这么急切地盼望着开国大典的举行,为了参加开国大典不辞辛劳,足以可见热情之高,看来,这是多么隆重的典礼,这样的大典对于这些群众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7)作者为什么花了那么多的笔墨来写“开国大典前”这部分内容呢?(

8、一是写清必须要交代的内容,二是为了突出开国大典的场面大:参加人员范围广、人数多、群众热情高)四、精读感悟(二)1.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第5至第14自然段,要求:用“﹏﹏”和“﹍﹍”分别画出典礼中毛主席的动作和群众反应的语句;用“△△”标出感受较深的词语;并在旁边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写写自己的感受。2.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