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2.9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

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2.9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

ID:8674238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4

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2.9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_第1页
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2.9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_第2页
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2.9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华东师大版2.9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9有理数的乘法(1) 一、目标设计: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的法则的过程,在有关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交流的习惯。2.探索并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法则,会用有理数乘法的法则进行简单的计算。3.鼓励学生大胆“议一议”、“猜一猜”、“说一说”,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学习热情。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研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乘法和倒数的意义,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会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有理数的乘法和小学学过的乘法知识又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有理数的运算要先确定积的符号,这一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同时有

2、理数的乘法法则和运算律灵活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和加法运算一样,都包括符号判定与绝对值运算两个步骤,因此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三、对象分析:初一学生性格开朗,好奇心强,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景应生动有趣。另外他们已拥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和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使他们拥有一定的问题解决的经验。但面对学生确实存在数学基础的差异性,因此我在本节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重基础,且设置有一定的梯度练习,尽

3、量让学生拾级而上。四、教法设计:课堂组织设计: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下进行有效的学习。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法则。情境演示法:创设合理情境,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给学生看,使学生直观形象的观察、研究。练习法:精心设计随堂练习,使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巩固与提高。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合理情境: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3cm,4天后水库的水位总的变化量是多少?由于实施人工降雨,以后水位每天升高3㎝,

4、则4天后水位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议一议(-3)×4=(-3)×3=(-3)×2=(-3)×1=(-3)×0=猜一猜(-3)×(-4)=(-3)×(-3)=(-3)×(-2)=(-3)×(-1)=有理数的乘法的法则(略) 运用法则解决例1。(1)(-25)×(-4) 联系旧知识  思考并回答      观察、讨论    交流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并且合理地应用小学的知识将问题转化成两数相乘来解决。      通过对特例的归纳,鼓励学生自己总结有理数的乘法的法则,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5、。   (2)(-8)×2.5(3)你出题我来做:自编两道“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并计出结果。”随堂练习1、课本P52第1、2题    小结: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2、有理数的乘法可以转化为小学的乘法运算,最大区别在于有理数的乘法要先确定积的符号。布置作业:1、P57习题1、22、探究活动:桌上放7只茶杯,杯口全部朝上,每次翻转其中的4只,能否经过若干次翻转,把它们翻成杯口全部朝下? 观察、口答    口答、计算                   对例题进行适当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设置自编练习,

6、巩固对法则的理解,同时也可以给学有余力的同学一个展现的机会,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可以给学有困难的同学一个喘息的机会,为进一步的学习达到共振,奠定基础,同时使新知识在练中得到发展,使学生的能力在练中得到进一步提高。教后反思:“有理数的乘法”教学,在性质上属于定义教学,历来是一个难点课例,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比较省事的办法是,列举简单事例,尽快出现法则,然后用较多的时间去练习法则,背法则.本课例则采取了“概念形成”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采用了让学生观察、实践、探索、发现的探索式学习方式,

7、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讲多了不行,讲的越多可能问题越多.现在我所用的方法是,乘数是正数的情况下是由实际问题得出的,乘数是负数时(所谓难就难在这里),则利用“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本质是定义的另一种形式).这一结论所以比较容易为学生接受,是因为看起来,它好像是从实际中总结出来的.为什么说是“好像”呢?看下面的总结过程:由实际问题可以很容易得出:3×2=6,                            ①(-3)×2=-6.               

8、      ②比较①,②就得到“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是相反数.”①,②确是由实际问题得出的,但是要得出上述法则有些牵强,举的例子是“被乘数改变符号,而结论是“因数”改变符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