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三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全解

2015年初三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全解

ID:8680093

大小:60.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04

2015年初三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全解_第1页
2015年初三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全解_第2页
2015年初三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全解_第3页
2015年初三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全解_第4页
2015年初三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全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年初三九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全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语文(上)(人教实验版)(天津专用)第六单元检测题(90分钟100分)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辍耕(chuò)阳夏(jiǎ)往往语(yǔ)鱼腹(fù)B.怫然(fú)抢地(qiǎng)休祲(jìn)缟素(gǎo)C.倾颓(tuí)存恤(xù)崩殂(cú)驽钝(nǔ)D.卑鄙(bǐ)陛下(bì)夙夜(sù)斟酌(zhēn)2.下列词语在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会天大雨,道不通(适逢,恰巧遇到)/陈胜佐之,并杀两尉(一齐)B.请广于

2、君(扩充)/寡人谕矣(明白,懂得)XkB1.comC.隆中对(文体的一种)/度德量力(衡量)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时)/咨诹善道(询问)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扶苏以数谏故B.为天下唱C.欲信大义于天下D.自董卓已来4.下列句子中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B.楚人怜之C.长跪而谢之D.每自比于管仲、乐毅5.在括号内补出原文省略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1)此诚不可与()争锋(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3)君与()俱来(4)悉以()咨之A.(1

3、)之(2)陈胜(3)之(4)之B.(1)此(2)陈胜(3)之(4)之C.(1)之(2)众人(3)之(4)之D.(1)之(2)陈胜(3)我(4)之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A.①然足下卜之鬼乎②吴广以为然B.①项燕为楚将,数有功②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C.①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②百姓多闻其贤D.①扶苏以数谏故②故五月渡泸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新课标第一网A.《陈涉世家》选自《史记》,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本课中最能代表陈胜强烈反抗精神的一句

4、话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它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而成的,是一部国别体史书。C.《出师表》的作者是诸葛亮,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本文的体裁是“表”,它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出师表》中写作者无意功名利禄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D.《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作者是苏轼,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在本词中,他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两句抒发了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6分)8.根据课文填空

5、。(4分)(1),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2)只恐双溪舴艋舟,。(李清照《武陵春》)(3)《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巧用数字构成对偶来描写豪迈乐观的军旅生活的句子是:,。9.积累写雨的诗句。请写出完整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2分)三、(本大题共10小题,共22分)(一)阅读《陈涉世家》的选文,回答问题。(7分)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

6、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7、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10.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广故数言欲亡数:屡次、多次新课标第一网B.尉果笞广笞:用鞭、杖或竹板打C.为坛而盟盟:盟誓D.将军身被坚执锐被:被子11.下面的句子是倒装句的一项是()(2分)A.吴广素爱人B.祭以尉首C.陈守令皆不在D.杀之以应陈涉12.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并杀两尉”,这也是他们为起义所做的舆论准备。B.陈胜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激励士卒,坚定了士卒反抗暴秦、奋

8、起抗争的信念。C.“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体现了起义策略的正确性和百姓的人心所向。D.选文中,一支团结战斗的农民起义军迅速组成,证明陈胜是一名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二)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