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粤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word版,含解析)

2016年粤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word版,含解析)

ID:8681168

大小:91.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04

2016年粤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16年粤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016年粤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2016年粤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2016年粤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粤教版语文必修四:第2单元-单元写作导学案(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单元文本素材运用1.点击素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悼词,论述了马克思对全人类、对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做出的卓绝贡献,赞颂了马克思为解放全人类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表达了对马克思逝世的沉痛悼念。【运用方向】 理想 信念 革命 友谊 专研学问【运用示例】理想就是事业的种子,再伟大的事业也是源于起初的一个理想。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是马克思的理想。有了这颗理想的种子,马克思才有耐力攻读前人留下的皇皇巨著,以至把大不列颠图书馆的地面磨出一道深痕;有了这颗理想的种子,马克思才忍受得了贫穷和饥饿,写出《资本论》这一旷世杰作;有了这

2、颗理想的种子,马克思才有勇气和智慧,战胜了来自各方面的敌人。总之,正是因为有了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工作这一理想的种子,马克思才能构建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学说,并成为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第一位巨人;也正是因为有了共产主义这一理想,才有了我们今天千树万树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花蕾。2.点击素材——《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胡锦涛总书记在文中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八个字高度概括了“三个代表”的本质,强调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奋斗的最高目的。他引用《孟子·梁惠

3、王下》中的话“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来说明这个道理。这一切都说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运用方向】 人民的利益 热爱人民 党和人民公仆的责任 稳定的基础【运用示例】优秀的共产党人在中华历史上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从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孔繁森到任长霞、牛玉儒,这一个个平凡而响亮的名字,都有着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他们公而忘私,助人为乐,敬老尚贤,无私奉献,一生都在为人民服务。“为民书记”郑培民始终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每到一地工作,总是和那里的人民打成一片。湘江大地,苗家山

4、寨,哪里贫困,哪里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哪里就会留下他的足迹。郑培民始终胸怀百姓,心系群众,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真正做到了为民分忧在前,吃苦在前,奋斗在前,奉献在前。小岗村第一书记沈浩,用脚步丈量小岗的蓝图,鞋底总是沾满泥土;同村民一起修路,双手磨满了水泡;为小岗发展殚精竭虑,始终关心人民群众的冷暖……共产党人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们总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履行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承诺。3.点击素材——《拿来主义》鲁迅先生提出了“拿来主义”,说“我们要拿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5、,“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他怒斥“孱头”、“昏蛋”、“废物”,主张“占有”的同时要“挑选”,“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拿来之后,“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他的“拿”是有选择地拿,为我所用地拿,不卑不亢地拿。一切好的东西都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外国好的东西、对中国的进步有益的东西都应该吸收,这应该是“拿来主义”的真实意思。“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剔除糟粕,吸取精华”的观点与“拿来主义”是一致的。【运用方向】 继承和创新 创新和发展 古为今用 固守和开放【运用示例】继承与创新是一

6、对孪生姐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各自都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继承,是保留事物延续其存在的肯定性因素。继承的同时,也包含着放弃。放弃是促使事物走向灭亡的否定性因素。当继承下来的肯定性因素不足以促进事物的发展壮大的时候,创新便是必须开掘的不竭动力了。创新是从继承的遗产中没有的“无”中,通过发明,生出“有”来;或者,是从继承的遗产中的“有”中,通过创造,使之优化。创新的前提是继承。没有继承,就无所谓创新。任何创新,都是在既有的历史基础之上进行的,是在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趋势上,对于前人或者今人已经经历过的一些过程的跳跃。4.点击素材——《〈红楼

7、梦〉的情节波澜(节选)》本文以《红楼梦》中的一个典型事件“宝玉挨打”为例,分析了《红楼梦》在情节设计上的特点: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掀起波澜。启示我们只有如此写作,才能引人入胜,夺人眼球。【运用方向】 一波三折 文似看山不喜平 铺垫暗示悬念的效用【运用示例】“文似看山不喜平。”同《红楼梦》引人入胜的情节一样,《三国演义》也是情节波澜起伏的典范。比如“七擒孟获”一节,写诸葛亮一而再、再而三,一共七次擒住孟获,次次擒法不同;又一而再、再而三,一共七次释放孟获,次次放法不同。“七擒七纵,自古未尝有也”,蜿蜒曲折,令人惊心动魄。5.点击素材——《

8、米洛斯的维纳斯》在清冈卓行的心目中,有灵魂有生命的维纳斯,“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完美人人向往,残缺也未必不是一种美。“残缺美”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东西,残缺美是一种别样的美。启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