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的思路与答题方法

08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的思路与答题方法

ID:8685281

大小:2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4-04

08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的思路与答题方法_第1页
08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的思路与答题方法_第2页
08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的思路与答题方法_第3页
08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的思路与答题方法_第4页
08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的思路与答题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08届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的思路与答题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记叙文阅读的基本思路与答题方法(一)记叙文简单的文体知识:从一个大范围看:记叙文有一般记叙文和特殊记叙文之分。其中一般记叙文就是简单的写人记事的文章,而抒情意味浓郁的散文和有着虚构情节的小说就属于特殊记叙文的范畴。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首先注意弄清文章的体裁,然后根据不同的特点认真答题。1、表达方式:(5种)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记叙文中一般都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而叙述和描写是不可以缺少的。描写:是对事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1)从对象分:*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2)从描写角度(方式)分:*正面

2、描写*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或间接描写)   (3)人物描写方法:*外貌:(肖像、神态、衣着)*心理*语言*动作   (4)景物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烘托氛围或是人物的心情;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交代当时的时代大背景。2、记叙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不一定在记叙文中都出现。3、记叙的顺序:顺叙    倒叙(同一件事)      插叙(另一件事)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顺序来写。顺叙过程通常不是平均用笔直接进行记叙,而是有详写,有略写;有正面写,有侧面写;有直接

3、写,有间接写。如何处理素材,安排笔墨,采用不同的写法,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和效果来决定。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倒叙方法先把事情的结局说了出来,便吸引读者急于了解起因和过程,对照就比较显著,给人的印象也较深刻。我们分析一篇记叙文,应能认识它的记叙顺序,并且能够对这种顺序的选择运用的作用有所了解。考试检查这种能力,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让考生分析某篇学过的,而且记叙的特点又比较突出的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这种情况只限于基本课文;如果要求考生回想的课文,那就必须是要求熟读或背诵的。另一种是列一篇课外的文章或一段记叙完

4、整的文字让考生分辨。阅读时,注意倒叙、插叙的起讫点,对找出记叙的线索,把握文章的结构将有所帮助。4、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我,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第三人称他,好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明确记叙的人称,有助于体味作者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5、记叙的线索:一人、一事、一物、时间、地点、感情。线索要贯穿整篇文章。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多数的记叙文只有一条线索,但有一些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该文除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

5、外,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线索是记叙文布局谋篇的重要因素,是它把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贯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阅读记叙文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6、表现手法:对比(一般情况中,指的是正面和反面的对比)象征(注意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读出隐含在表面意义之后的意向)烘托(有时是环境的描写)7、分析记叙文的段落结构:①按时间先后顺序划分,即抓住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语分出不同的阶段。②按地点的转换划分。③按事物发展的过程或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④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⑤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8、八种常用修辞

6、手法的定义:(1)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喻体)跟甲事物(本体)作比。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要注意的是,用“像”“仿佛”不一定就是比喻。   (2)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有人一样的感情和人一样的动作神态。   (3)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4)排比:是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句子或短语量上够不上三个的,不是排比。   (5)对偶:是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它一般

7、只在诗歌或对联中出现。   (6)反复:是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短语或句子的修辞方法。反复有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重复的词、短语或句子中间插入其它内容)两种。   (7)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不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的修辞方法。设问分两种,一种是自问自答,一种是问而不答。   (8)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以肯定形式问表示的是否定的意思。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主要作用是增强语言气势。(二)阅读步骤:分以下几步

8、:第一:要速读全文,确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