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师大附中高二语文石钟山记9

浙师大附中高二语文石钟山记9

ID:8687279

大小:30.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04-04

浙师大附中高二语文石钟山记9_第1页
浙师大附中高二语文石钟山记9_第2页
浙师大附中高二语文石钟山记9_第3页
浙师大附中高二语文石钟山记9_第4页
浙师大附中高二语文石钟山记9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师大附中高二语文石钟山记9》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目的  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教学设想  过去的教学经验证明,将本文当作游记来讲是讲不好的,将苏轼此举上升到“实践精神”,也显得不甚恰当。本文是一篇考察记,开头说作者对郦说和李说的怀疑,正是交代考察的缘起;中间记“游程”也是先访寺僧,后游绝壁,这是为考察目的而安排的;待到考察目的已经达到,便不再提游览之事,而着重抒发议论。按照考察记的要求来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才会显得顺理成章。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余方心动欲还……古之人不余欺也”这一部分。突出这个重点,

2、可以带动文章的全局。  对“预习提示”中“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一句要作点解释——苏轼是在六月江水上涨之时去的。不可能看出山形。要防止学生因此引起思想混乱。  本课拟用三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完成练习第一题,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段,完成练习第二题。  第3课时:诵读第3段,总结全课。向课外延伸:学生自读俞樾文章(《春在堂随笔》第七卷第17条)。  [说明]练习第三、五两题已在总结课上处理,第四题删去,有关翻译的练习拟放在高中二年级进行。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

3、  2.比较下列各组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然后朗读全文,要读出语气。  3.划分本文结构。准备口答练习第一题。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课文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

4、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不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内容见“教学设想”)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 

5、 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  指出哪些是通假异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和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议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一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

6、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

7、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提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壁之下”。)  至此,教师应提示学生对“预习提示”的末句作相应的修改。  2.结构的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问:这是作者的议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

8、我未必疑,或疑信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测,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