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小传》研讨与练习

《李贺小传》研讨与练习

ID:8697306

大小:14.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5

《李贺小传》研讨与练习_第1页
《李贺小传》研讨与练习_第2页
资源描述:

《《李贺小传》研讨与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贺小传》研讨与练习关于研讨与练习一这篇文章没有详记李贺的生平,只写了几件轶事。细读全文,说说作者是围绕着李贺的哪些方面来写的。设题意图:此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结构及内在层次,并注意作者采用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参考答案:本文以一“奇”字贯串全文,整体上是围绕李贺之奇对材料进行取舍和剪裁的。文章开篇写杜牧之序“状长吉之奇甚尽”,以此引出自己对李贺之“奇”的描写。对李贺之奇的描写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外貌特征之奇(突出其清奇之气)→诗歌创作之奇(其间隐含李贺性情之“奇”)→临终之奇(李贺临终时出现了天帝召升的幻觉)→感叹“才而奇者”的不容于世(最后

2、一段通过层层质问,发出感叹,为李贺这样的“才而奇者”竟不容于世感到惋惜、同情和悲愤)作者主要写李贺在世时作诗之奇以及临终之奇,将复杂的感触倾注凝聚在李贺作诗和临终天帝召升两件轶事中,全文首尾呼应,脉络清晰。二作者详写天帝召升的情节,而且在结尾处连设六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李商隐的身世,说说他为什么这样写。设题意图:此题旨在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生平对课文进行深入的理解,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参考答案:李贺一生坎坷,27岁就不幸逝世。其久志不伸的抑郁心理和人生悲剧,导致了他在临终时出现了奇异的幻觉。李商隐详细记录了李贺临终时的这种幻觉,对“

3、天帝召升”之事大加渲染,其实是借此寄托自己的感情。在李商隐看来,李贺这样的奇才世间罕见,却不容于世,这不仅是李贺的人生悲剧,更是深刻的社会悲剧。最后李贺之奇为天帝所重,只能在天帝的召升中逝去。在现实中绝望,只能将希望寄于天界,现实和幻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这种反差对比中,悲剧的意味更加得以凸现。而李商隐自己也是命运多舛。他虽是开成年间进士,曾任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但由于受党争影响,长期被打击排挤。可以说他也是终生郁郁不得志,最后客死他乡。他和李贺一样,都心怀报国之志,都是“才而奇者”,到头来却都不容于世,潦倒终生。因此对于李贺的悲剧,李商隐是充满了惋惜和同情的,

4、他不仅通过李贺临终时奇幻的仙游情景来寄托自己的理想,更进一步为李贺呼号呐喊,在结尾处连设六问,表达对李贺命运的悲愤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自己在党争中备受排挤的感愤和慨叹。三下面是杜牧《李长吉歌诗序》中的一段,请加标点,并译成现代汉语。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陇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设题意图:此题紧扣课文作适当拓展,旨在锻炼学生自主阅读古文的能力,要求学生梳理古文句意和内在层次,理解古文大意,体会语言和句式的独特

5、韵味。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李贺诗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参考答案:贺,唐皇诸孙,字长吉。元和中,韩吏部亦颇道其歌诗。云烟绵联,不足为其态也;水之迢迢,不足为其情也;春之盎盎,不足为其和也;秋之明洁,不足为其格也;风樯阵马,不足为其勇也;瓦棺篆鼎,不足为其古也;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荒国陊殿,梗莽丘陇,不足为其怨恨悲愁也。译文:李贺是唐朝皇室子孙,字长吉。元和年间,韩愈非常赞赏他的歌诗。云烟的缈远连绵比不上李诗的千姿百态;水的悠远浩淼比不上李诗的情意深远;春天的生机盎然比不上李诗的和意融融;秋天的明丽洁净比不上李诗的格调高远;顺风的帆船、战地的奔马,不及李诗气势的雄

6、放勇武;远古瓦制的棺椁、刻着篆字的古鼎,不及李诗的古奥;应时的鲜花、美丽的女子,不及李诗的美艳;荒废的都城、颓败的宫殿、杂草丛生的土岗丘陵,不及李诗的怨恨悲愁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