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马说》导学练测

八年级上《马说》导学练测

ID:8697490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5

八年级上《马说》导学练测_第1页
八年级上《马说》导学练测_第2页
八年级上《马说》导学练测_第3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马说》导学练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3课《马说》导学练测【字词综合运用】(1)注音祇(zhǐ)骈(pián)槽枥(cáolì)食(sì)粟(sù)邪(yé)(2)一词多义(3)通假字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才美不外见(“观”通“现”)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其真无马邪(“邪”通“耶”)(4)解词故虽有名马(即使)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只是)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这)安求其能千里也(怎能)策之不以其道(正确的方法)执策而临之(面对)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重点句子分析】(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

2、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千里马喻人才,伯乐喻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2)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接下来,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

3、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文章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见”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课文背景知识】(1)作家作品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现在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2)背景知识《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

4、用,“而志不得通”。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课文结构分析】(1)层次结构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点。第二部分(第2段),写千里马“才美不外见”的原因。第三部分(第3段),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归纳中心。(2)中心意思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不平,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和控诉。(3)写作特点托物寓意,结构精巧。(4)翻译课文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5、。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

6、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课文写作特色】1.托物寓意,抨击摧残、埋没人才的现实。2.文字简短,结构精巧。3.篇末点题,突出主旨。【课本习题提示】一、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文背诵的要求。说的练习,要求能口头说出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既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同的人说,还有相互启发、深入思考的作用。二、驱使它不按照驱赶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

7、不识得千里马啊。三、这是一道完全开放性的练习。意在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题设计的几个问题,都是“常谈常新”的,所以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即使有的观点有些偏激也不要紧,尽量畅所欲言,相信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我们是能够明辨是非的。【同步达纲练习】(1)给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注音。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②一食()或尽粟一石()。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④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

8、解释。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③食之不能尽其材。()④其真无马邪。()(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①骈死于槽枥之间()②不以千里称也()③一食或尽粟一石()④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