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23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23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

ID:8700431

大小:1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5

四年级下册23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1页
四年级下册23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_第2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23课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古诗词三首一、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两首古诗。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词的内容,理解诗词意思。2、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情景,通过语言描述出来。三、课前准备1.查阅有关词的资料以及三位诗人的生平和创作情况。2.课文插图。四、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板书课题。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3

2、.出示插图,观察感受。4.简介诗人及背景。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

3、“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四、背诵,积累语言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4.背诵。第二课时渔歌子一、激情导趣,理解课题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3.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二、反复吟诵,理解词义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4、注意“塞”“蓑”的读音。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4.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5.全班交流: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三、指导朗读,想象画面1.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2.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3.学生练读,想象整体画面。4.指名朗读,教师指导。5.同桌互读,相互欣赏。四、积累运用,拓展延伸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

5、子》。2.背一背你喜欢的词。3.默写两首古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