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贺新郎》同步检测

人教版高三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贺新郎》同步检测

ID:8700598

大小:41.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4-05

人教版高三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贺新郎》同步检测_第1页
人教版高三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贺新郎》同步检测_第2页
人教版高三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贺新郎》同步检测_第3页
人教版高三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贺新郎》同步检测_第4页
人教版高三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贺新郎》同步检测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三语文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贺新郎》同步检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1贺新郎一、课内双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的读音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A.重诉/霜重 寰宇/丫鬟 从兹/滋味B.前番/番禺 眉梢/俊俏 滔滔/稻谷C.横塘/横祸 凄然/萋萋 绝壁/玉璧D.恨缕/褴褛 比翼/希冀 今宵/霄汉【答案】 B(A项,依次读chóng/zhòng,huán,zī;B项,依次读fān/pān,shāo/qiào,tāo/dào;C项,依次读héng/hèng,qī,bì;D项,依次读lǚ,yì/jì,xiāo)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兹:此,堪:忍受。B.眼角眉梢都似恨,

2、热泪欲零还住。恨:仇恨,零:下落。C.知误会前番书语,人有病,天知否。书:信,病:指内心隐痛。D.今朝霜重东门路,凄清如许。今朝:今晨,如许:如此。【答案】 B(恨:离愁别绪)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平添 委靡 轻歌曼舞 风雨如晦B.收讫宿将萍水相逢各行其事C.画像熨帖革故鼎新凭心而论D.坐落养份死心塌地视若草芥【答案】 A(B各行其是;C平心而论;D养分)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B.C.D.【答案】 C(A兹:此;B恨:离愁别绪;C病:①内心隐痛,②病残的;D凭:请求,请)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  )A.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安土重迁,到外面发展。B.他原本有幸福的家庭,后来却被自己网上的情人迷住,不听父母的劝告,竟义无反顾地抛下妻子和儿女,远走他乡。C.记得那时爷爷已经六十多岁了,可是他仍然精神矍铄,声音响亮,讲话又亲切又质朴,那血气方刚的风度,到现在我还留有深刻的印象。D.如果一个水龙头没有拧紧,一个晚上流失的水相当于非洲地区一个村庄的居民日用水总量。这绝非耸人听闻,而是联合国有关机构多年调查得出的结论。【答案】 D(A项,“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与语境不符。B项,“义无反顾”褒词贬用,为了情人“远走他乡”不是正义行为。

4、C项,用错对象,“血气方刚”是形容年轻人的,应改为“老当益壮”。)6.下列关于这首词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贺新郎》继承了古典诗词的意境和词语,既深情婉转,又豪气干云,展示了一代伟人的风范。B.1923年年底,毛泽东接到中共中央的通知,由长沙到上海再转广州,准备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此词系诗人离开长沙后写给杨开慧的。C.词的上阕把跟爱妻离别时那种难舍难分、无限依恋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凄切动人。D.词的下阕又回到离别的场景,东门外遍地白霜,头顶上半天残月,横塘四周呈现一派肃杀悲凉的景色,都是暗示黑暗的社会现实。【答案】 D(下阕写

5、景是为了衬托这对青年夫妻的离情别绪。)7.下面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这是写送别时的情景。在一个冬晨的车站上,诗人在等候登车,妻子前来送别,双方不免有些伤感。B.眼角眉梢都是恨,热泪欲零还住。这是写送别时妻子的表情。刚团聚,又要分别,从此天各一方,安危不测,怎不叫爱妻“眼角眉梢都是恨”呢?但双方毕竟都是充满革命理想、胸有大志的革命青年,以大局为重,个人感情要服从革命需要,所以“热泪欲零还住”。C.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这是诗人对爱妻的安慰。知道你误会了前次信中的话。这是解释误会,接

6、着说,人生滔滔,却好似过眼烟云,转瞬间就消散了,在这短暂的人生中,点数知己只有我和你。D.人有病,天知否?人,指诗人自己;病,指内心隐痛。天,指自然界,我内心深处的隐痛上天知道吗?这内心隐痛当指对革命前途的忧虑,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担心。【答案】 D(天,当指上文的“汝”,即妻子)8.下面对词的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以婉约为主。诗人把跟爱妻离别时那种难舍难分、无限依恋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凄切动人。B.词的下阕又回到离别的场景,东门外遍地白霜,头顶半天残月,横塘四周呈现一派肃杀悲凉的景色,衬托出一对青年夫妻的离情别绪。C.“汽笛一声

7、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但是,也正是这一声汽笛让诗人惊醒:小我要服从大我,“凭割断愁丝恨缕”,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必须振作起来,“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表现了诗人准备勇猛奔向革命征程的高尚境界。D.“重比翼,和云翥”,诗人热切地盼望着不久的将来夫妻重新团聚,全家人共享天伦之乐,从此再也不分离。【答案】 D(最后两句不对)二、课外延伸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9~12题。(甲词)沁园春 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

8、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