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教材分析

ID:8701946

大小:85.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4-05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教材分析_第1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教材分析_第2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教材分析_第3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教材分析_第4页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教材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及教材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执笔:华罗庚实验学校陈洪明单元教材解读【单元整体概述】第六单元由一首律诗和两篇叙事文章组成,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军人的风采。前两篇课文都是写长征的,歌颂中国工农红军的崇高精神,表现手法有所不同;后一篇是讲人民解放军如何与洪水作斗争的,表现了新时期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英雄形象。《七律长征》这是毛泽东同志于1935年10月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它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完成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壮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记叙了红三军团长征途中过草地时,彭德怀为了解决红军战士的断粮问题,忍痛下令枪杀自己钟爱的坐椅大黑骡

2、子的事,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以及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大江保卫战》这是一篇充满激情的通讯,记叙了解放军几十万官兵与长江特大洪水进行顽强战斗的动人情景,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3、学习运用联系课文内容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通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激发学生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感情以及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感悟人民解放军心系人民、团结抗洪、英勇无畏的献身精神。5、口语交际:影视剧

3、评说。大胆与别人交流,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说清楚自己的意思。6、习作教学: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单元课时安排】《七律长征》2课时《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2课时《大江保卫战》3课时《习作6》2课时《练习6》2课时单篇教材解读第20课《七律长征》【文本解读】《七律长征》是毛主席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的一首律诗。以囊括宇宙、包容古今的巨人的心灵总揽长征,仅用56个字高度概括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所遇到的千难万险以及表现出来的英雄豪迈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全诗4联8句,首联以“不怕难”为纲,开宗明义就把全篇的中

4、心思想鲜明地揭示出来。长征的“难”,确实是历史上未有的,对于这些困难,红军是怎样对待的呢?简单的两个字“不怕”!第二句又加深了一层,红军面对“万水千山”不但不怕,而且从容不迫,在眼里是“只等闲”。颔联紧承“千山”,把五岭、乌蒙这有代表性的难关极力往大处说——“五岭逶迤”、“乌蒙磅礴”;把红军的看法极力往小处说——“腾细浪”、“走泥丸”。愈说得大,愈见“远征”之难;愈说得小,愈见“红军不怕远征难”。颈联紧承“万水”,在表述上与颔联有异曲同工之妙。尾联以“尽开颜”作结,上文历尽艰险,有惊心动魄之观,到此一片欢腾,一片欢笑,红军的快活而又自豪的形象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四联衔接紧凑,结构严整

5、,叙述的次序完全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勾勒出一幅红军万里长征行军路线的示意图。教学中要紧扣文章主旨,把文中诗句的讲读、课后练习的设计和课外收集的长征资料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情境的创设、语言的品味和朗读的训练。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学生学什么】1、正确理解下列词语:逶迤、磅礴、岷山、只等闲、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2、理解诗意,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增强对七律诗这种体裁的感性认识。Xkb1.com新课标第一网【我们怎么教】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走近长征。师:今

6、天我们学习一首七律诗——《七律•长征》。师:长征是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光辉历史,齐读课题——师:长征是国人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齐读课题——师:七律长征的作者是一代伟人毛泽东。让我们一起怀着崇敬的心情呼唤他的名字——师:你对长征又了解多少呢?谁来说说?(指名说)师小结: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蒙山,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击溃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1935年10月,红军主力终于胜利到达陕北,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带着你的理解,我

7、们一起走进《长征》。二、初读诗歌,感知大意,质疑问难(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把诗读通顺,生字读准确。师:看看同学们课文读得怎样了?其他的同学仔细听,从正确和流利两方面进行评价。(课件出示诗歌《长征》)请注意加线的字的读音,谁来试试。(生读诗歌,评价)师:老师也想读读,请同学们评评。(师范读)小结:谢谢同学们的夸奖。其实这首诗并不难。这是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4、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