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2016届湖南十校联考高三12月语文试卷含解析

新课标人教版2016届湖南十校联考高三12月语文试卷含解析

ID:8707858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4-05

新课标人教版2016届湖南十校联考高三12月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新课标人教版2016届湖南十校联考高三12月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新课标人教版2016届湖南十校联考高三12月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新课标人教版2016届湖南十校联考高三12月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新课标人教版2016届湖南十校联考高三12月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2016届湖南十校联考高三12月语文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6届高三12月联考试卷语文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单位:沅江一中箴言中学桃江一中审校单位:箴言中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贡布里希认为,风景画的兴起和文艺复兴是密不可分

2、的。当自然从宗教的背景板中独立出来时,人们就需要用到取景框了。要对人的眼睛进行人文教育,同时对手进行技术训练。他也侧面解释了为什么风景画容易使人感到迷茫:“恰恰是像风景绘画这样缺乏一种传统主题内容的固定框架的艺术,其发展才需要一些已经出现的模具,从而为艺术家倾注他的想法提供容器。那些开始于偶然模式的状态逐渐结晶成可辨识的情绪,以及能够被驾驭的情感张力。”一套相关的阐释方法出现了,看画者被逼着成为《达·芬奇密码》里的那种符号学家,就像席勒所说:“乌令我们感动,因为我们认为,尽管是误认为,它们克服了地球引力,可以翱翔,凌驾于必然性之上。”山川草木似乎都有了意义。风景画的出现,一方面说明

3、人们重新审视了大自然,产生了对自然界描绘的欲望,另一方面也隐晦地预示着关于土地,将会有一场暴风骤雨般的资本主义运动来临,它将改变人们传统的生产关系,最后改变人和人的关系。这种预示被德布雷抓住,他在《图像的生与死》里说,风景是逝去的时候才被人发现的。换言之,风景画的流行说明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根本性地改变了。城市化、商业化和科技将不可避免地来临。如果人类还属于自然的一部分,那他永远都不需要画和看什么风景画。它就像田园牧歌式的小说一样,带着一种对逝去的怀念。作为照相术没有发明时的媒体,风景画很快找到了广告功能。1620年左右,荷兰的城市人口超过了人口总数量的一半,荷兰风景艺术的繁盛很

4、大程度上归功于这种集中的城市化进程。这些风景画中展现的场景很有可能是用来刺激富裕家庭购买郊区的地产的,它们中有很多在标题上都带有房地产商的推销文字。这种模式并没有在今天发生质的转变,只不过照片使广告的成本更低了。甚至可以说是风景画和照片.这些人们生来就要接触的东西,构建了大多数人认识风景的方式,它们被编织进大脑的血肉中。风景是自然的,也是人工的,它和土地及动植物的区别在于,正是人的感知使得风景成为风景。观看过程是选择和解读的过程,可以说风景是人工制品,当土地能够被当作“风景”来感知的时候,有些事情悄悄发生了。它开始摆脱自身,获得意义,土地之所以构成风景,不在于它有什么样的构成元素,

5、而在于观看者的精神变化过程。什么是好景色这个问题也许难以说清,横看成岭侧成峰,关键在于取景框,取景就是选择和编辑的过程,抑制或轻视一些视觉信息同时增进和强调另一些,我们用自己的视觉器官对土地进行分割,取景框建立起景象的外部边界,风景就是这样被制造出来的。另外,这种制造也是有迹可循的,贡布里希说,人们总是用自己熟悉的东西去整合陌生环境,所看到的东西被代入进旧有的记忆里进行加工,没有哪双眼睛是不带着文化因素或者偏见来观看的。(选自陆晶靖《作为文化想象的风景》,略有改动)1.下列表述与“风景是逝去的时候才被人发现的”含义不一致的一项是()A.资本主义运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促

6、进了风景画的流行。B.如果人类还属于自然的一部分,那他永远都不需要画和看什么风景画。C.荷兰风景艺术的繁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都市人口高度膨胀的城市化进程。D.场景的刺激富裕家庭购买郊区地产的广告功能,促成了风景画的诞生。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贡布里希认为风景画使人迷茫,是因为它缺乏传统主题内容的固定框架。B.席勒的话说明风景的意义是大自然所固有的,人类需要用慧眼去发现它。C.田园牧歌式小说的诞生和流行,是以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消逝为前提的。D.本文主要从社会变革和审美机制两个方面,深刻阐释了风景画的兴起。3.根据原文,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当自然从宗教的背

7、景板中独立出来时,人们就需要用到取景框了。取景框是人们创造和欣赏具有独立审美内涵的风景的关键媒介。B.当土地能够被当作“风景”来感知的时候,它开始摆脱自身,获得意义,但与取景框无关。C.人们通过视觉器官对大自然进行取舍和分割时,取景框要建立起景象的外部边界。D.风景被制造出来是有迹可循的,它受观景者的文化因素或者偏见的影响。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羊玄保,泰山南城人也。祖楷,尚书都官郎。父绥,中书侍郎。初为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