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试题试卷初一七年级语文版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试题试卷初一七年级语文版

ID:8711031

大小:2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5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试题试卷初一七年级语文版_第1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试题试卷初一七年级语文版_第2页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试题试卷初一七年级语文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试题试卷初一七年级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浙江()学籍()衰落()韶山()恫吓()磕头()驯服()刹那()羞怯()遏止()2、根据解释写出成语。(1)、怒气冲冲,难以抑制。()(2)、把不同的事物不加区别地混在一起来谈论或对待。()(3)、不经慎重考虑,盲目行动。()(4)、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3、下面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自传》——鲁迅——《呐喊》B、《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C、《第一千个球》——贝利——《贝利自传》D、《少年爱因斯坦》——王滨等——《世界杰出人物的少

2、年时代》4、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陆续诲蔑筹办滂沱B、恫吓唯新天分沮丧C、指摘驯服荒谬泛滥D、变故耸听生崖堕落5、默写填空。(1)天下兴亡,。(2)寄意寒星荃不察,。(3),俯首甘为孺子牛。6、选词填空。A、阅历B、经历C、学力D、学历(1)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2)他丰富,了人生路上的数次选择。(3)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大学的人,很难找到工作。7、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1)我抽的烟不是自己买来的,这还无关紧要,这时我倒联想起许多事情——我似乎见到父亲每星期一拐一拐地走上足球场,膝盖

3、肿得像西瓜那么大;我似乎看见他为了养活一家,在毫无怨言得清理便盆,打扫地板。()(2)我把半截烟往地上一按,脸都吓白了:“天呀!回家后够我受的了!”()8、仿句练习。星星对天空说:你是我温暖的眠床;浪花对大海说:你是我快乐的摇篮;:;:。二、阅读理解。一、《鲁迅自传》节选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

4、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1.本文段可分为三个层次,请用“∥”把它划出来。2.文中加粗的语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文段中画浪纹线的句子含蓄地交待了一个什么样的重大事件?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表达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鲁迅到广东后,“四月辞职”,这中间也暗含了一个重大事件,它是什么?鲁迅为什么要辞职?5.本文段在语言文字的表

5、达上体现了全文的一个什么特点?(二)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女作家。1900年10月5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原籍长乐县横岭乡。父亲谢葆璋是海军军官,曾参加甲午中日海战,具有爱国思想。冰心的童年是在山东烟台海边度过的。大海以它奇幻多彩的晨昏朝夕,孕育了她丰富的想像,陶冶了她诗人的气质。在海边孤寂的童年生活中,冰心7岁就开始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水浒传》和林纾译的《说部丛书》。辛亥革命起,随家南回,才进福州女师上学。1913年全家迁至北京。1914年入北京教会学校贝满女中。因志愿学医,于1918年进协和女子大学理科预科。五四运

6、动爆发时,她是预科一年级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青年爱国运动中,在学生自治会任文书,又是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宣传股中的一员。为了扩大宣传效果,她开始在北京《晨报》发表《21日听审的感想》等赞扬爱国学生运动的时评,署名谢婉莹。在奔腾澎湃的五四运动的启迪下,她看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这一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煞人》等,引起了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所以冰心说,是五四这道电光,这声惊雷“把我‘震’上了写作的道路”!由于白天上街宣传、募捐,晚上笔不停挥地写“问题小说”,理

7、科的功课脱下一大截。1921年,在理预科毕业后,就考入文本科。因文科成绩优异,还跳了一级。冰心的“问题小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抒写对封建社会和封建家庭的不满,二是揭露军阀混战造成陷民于水火的惨痛生活,三是从人道主义立场表现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921年,冰心由许地山、翟世英推荐,列名于文学研究会。她的“问题小说”与文学研究会的文章应该反映社会现象、讨论人生问题的宗旨是一致的。这时,冰心着重反映刚从封建思想束缚中挣脱出来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páng()徨与苦恼,她敏锐地感到了这部分青年的危机:“不能升天,不甘入地”,他们被“悬

8、在天上人间的中段”。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但那时冰心已不满足于只在小说中提出问题,她在探索人生道路上希望寻求答案。当时她既不可能与工农结合,又缺乏先进思想的武装,只能以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