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学案含教学设计反思案例说课稿

蜀道难学案含教学设计反思案例说课稿

ID:8722363

大小:3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5

蜀道难学案含教学设计反思案例说课稿_第1页
蜀道难学案含教学设计反思案例说课稿_第2页
资源描述:

《蜀道难学案含教学设计反思案例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十冶高中语文导学案课题名称蜀道难课型新课编写教师梅再波年级高一编号1日期学生姓名班别组别等级第1课时【学法指导】诵读、自学、合作、探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了解诗歌写作目的。2、熟读诗歌,读准字的读音,读出节奏。3、掌握诗歌中重点自此读音和用法,整体感知诗歌。【学习重点】熟读诗歌,读准字的读音,读出节奏。【学习难点】掌握诗歌中重点自此读音和用法,整体感知诗歌。【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作者介绍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美誉。诗风雄奇豪迈,感情奔放,幻想丰富,形象鲜明,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后又一位伟大的浪

2、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2、诗题诠释《蜀道难》是古乐府旧题,属于相和歌词的瑟调曲,《乐府古题要解》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这只歌曲的内容就是歌咏蜀道的艰难、行旅的辛苦,李白《蜀道难》是他袭用乐府古题而作。3、关于这首诗的写作目的唐代孟棨的《本事诗》和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都记载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道难》,博得“谪仙”雅号的事。可见这是李白的一篇习作,大抵以驰骋文采为高,未必有什么寓意。李白年轻时多模仿魏晋

3、南北朝时代的诗文,以超越古人为能事。杜甫曾论李白诗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从诗意来看,这是一篇送友人入蜀的诗歌,大约作于唐天宝初年。同类题材的作品在李白集中还有五言律诗《送友人入蜀》和《剑阁赋》,可以相互印证。因为贺知章的赏识,李白名声大振,从此奠定了“诗仙“的地位,《蜀道难》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二、自学提纲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噫吁嚱()鱼凫()秦塞()石栈()猿猱()扪参()抚膺()巉()岩喧豗()飞湍()砯()崖崔嵬()吮血()咨嗟()2、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2)上有六龙回

4、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3)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猿猱欲度愁攀援(2)雄飞雌从绕林间(3)使人听此凋朱颜(4)砯崖转石万壑雷(5)侧身西望长咨嗟(6)朝避猛虎,夕避长蛇三、合作探究有人说,《蜀道难》全诗内容可用一个字概括,你觉得是哪个字?四、知识积累《蜀道难》原本是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之前的古辞,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如南朝陈著名诗人阴铿的《蜀道难》云:“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本篇诗

5、人袭用乐府古题而推陈出新,以丰富的想像、奔放的语言、雄健的笔调生动地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奇丽险峻的山川景色,诗歌充满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蜀道难》的结构回环往复。诗的开篇极言蜀道之难,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击主题,为全诗定下基调。随着感情的起伏和自然场景的变化,“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咏叹反复出现,形成了以此为主旨句贯穿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