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函数解析式期末复习题

二次函数解析式期末复习题

ID:8738595

大小:16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6

二次函数解析式期末复习题_第1页
二次函数解析式期末复习题_第2页
二次函数解析式期末复习题_第3页
二次函数解析式期末复习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二次函数解析式期末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9——二次函数解析式2011年______月______日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测试点二】二次函数解析式:(1)一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顶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交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题选讲】1.(2010江苏苏州)(本题满分9分)如图,以A为顶点的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B.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

2、为(3,0)、(0,4).(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10湖南益阳)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A(-2,0),B(6,0),C(0,3).(1)求经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3.(2010江苏南京)(7分)已知点A(1,1)在二次函数图像上。(1)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如果该二次函数的图像与轴只有一个交点,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图像的顶点坐标。4.(本题8分)如图,抛物线经过△ABC的三个顶点,已知BC∥轴,点A在轴上,点C在y轴上,且AC=BC.(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2)写出A,B,C三点的坐标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课后练习巩固】1、抛物线,经过A(-

3、1,0),B(3,0)两点,则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如图,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的顶点是(2,-3).(1)求二次函数y=x2+bx+c的关系式.2、有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四位同学分别说出它的一些特点:甲:对称轴是直线;乙:与x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都是整数;丙: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也是整数,且以这三个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面积为3.丁:它开口向下请你写出满足上述全部特点的一个二次函数解析式.新课标第一网3、如图9,抛物线与x的负半轴相交于A、B两点,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于C点,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是,且OA=OC.求抛物线的解析式.OxyABC4、如图,某隧道口的横截面是抛物线形,已知路

4、宽AB为6米,最高点离地面的距离OC为5米.以最高点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轴,1米为数轴的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求(1)以这一部分抛物线为图象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2)有一辆宽2.8米,高1米的农用货车(货物最高处与地面AB的距离)能否通过此隧道?www.xkb1.com5.某农场为防治风沙在一山坡上种植了一片树苗,并安装了自动喷灌设备.某一瞬间,喷水头喷出的水流呈抛物线.如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已知喷水头B高出地面1.5m,喷水管与山坡所成的夹角∠BOA约63o,水流最高点C的坐标为(2,3.5).(1)求此水流形成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山坡所在的

5、直线0lA的解析式(tan27o≈0.5,解析式中的系数精确到0.1);(3)计算水喷出后落在山坡上的最远距离OA(精确到0.1m).6.(2010山东聊城)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为x=1,且抛物线经过A(-1,0)、C(0,-3)两点,与x轴交于另一点B.(1)求这条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在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上求一点M,使点M到点A的距离与到点C的距离之和最小,并求此时点M的坐标;(3)设点P为抛物线的对称轴x=1上的一动点,求使∠PCB=90º的点P的坐标.E7.(2010福建德化)(12分)如图1,已知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和x轴上另一点E

6、,顶点M的坐标为(2,4);矩形ABCD的顶点A与点O重合,AD、AB分别在x轴、y轴上,且AD=2,AB=3.(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2)将矩形AB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图1所示的位置沿x轴的正方向匀速平行移动,同时一动点P也以相同的速度从点A出发向B匀速移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0≤t≤3),直线AB与该抛物线的交点为N(如图2所示).①当t=时,判断点P是否在直线ME上,并说明理由;②设以P、N、C、D为顶点的多边形面积为S,试问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2BCOADEMyxPN·图1BCO(A)DEMyx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