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输出通道设计

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输出通道设计

ID:874668

大小:628.53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7-09-22

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输出通道设计_第1页
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输出通道设计_第2页
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输出通道设计_第3页
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输出通道设计_第4页
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输出通道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输出通道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学生姓名班级学号课程设计题目基于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输出通道设计实践教学要求与任务:1)构成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2)输出通道设计3)实验调试4)THFCS-1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实验5)撰写实验报告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1)第1~2天,查阅文献,构成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2)第3~4天,输出通道设计3)第5~6,实验调试4)第7~9天,THFCS-1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实验5)第10天,撰写实验报告指导教师:201年月日专业负责人:201年月日学院教学副院长:201年月日

2、摘要在工业生产中,人们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采用单片机对温度进行控制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精度高等优点。本设计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的温度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本设计由硬件和软件二部分组成,温度信号由温度芯片DS18B20采集,并以数字信号的方式传送给单片机。文中介绍了该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包括:温度检测电路、温度控制电路、PC机与单片机输出通道的电路。单片机通过对信号进行相应处理,从而实现温度控制的目的。文中还着重介绍了软件设计部分,实现PID算法

3、。关键词:单片机;温度控制;输出通道;PID算法目录引言1第一章设计理论基础31.1温度测控技术的发展与现状31.2单片机的发展概况51.3AT89S52单片机简介61.4AT89S52单片机引脚简介71.5温度传感器8第二章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112.1硬件系统框图112.2硬件电路112.3输出通道的设计12第三章温度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153.1系统开发工具介绍153.2程序结构框图153.3PID算法153.4程序设计20第四章调试30总结32参考文献33引言随着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在工业生产中,温度、压

4、力、流量和液位是四种最常见的过程变量。其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变量。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工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加工和食品加工等许多领域,都需要对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的温度进行控制。然而,用常规的控制方法,潜力是有限的,难以满足较高的性能要求。采用单片机来对它们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的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测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因此,单片机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控制问题。国外对温度控制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先

5、是采用模拟式的组合仪表,采集现场信息并进行指示、记录和控制。80年代末出现了分布式控制系统。目前正开发和研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控制系统的多因子综合控制系统。现在世界各国的温度测控技术发展很快,一些国家在实现自动化的基础上正向着完全自动化、无人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对于温度测控技术的研究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吸收发达国家温度测控技术的基础上,才掌握了温度室内微机控制技术,该技术仅限于对温度的单项环境因子的控制。我国温度测控设施计算机应用,在总体上正从消化吸收、简单应用阶段向实用化、综合性应用阶段过渡

6、和发展。在技术上,以单片机控制的单参数单回路系统居多,尚无真正意义上的多参数综合控制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国温度测量控制现状还远远没有达到工厂化的程度,生产实际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困扰着我们,存在着装备配套能力差,产业化程度低,环境控制水平落后,软硬件资源不能共享和可靠性差等缺点。电阻加热炉是热处理生产中应用最广的加热设备,这样加热时升温过程的测量与控制就成为关键性的技术。为了方便进行工艺的研究,需要能保存温度数据。最后,由于生产中的实际情况,电阻加热炉要求操作方便,易于维护,成本较低等等。目前,我国

7、电阻炉控制设备的现状时是小部分比较先进的设备和大部分比较落后的设备并存。整体上,我国的电阻炉控制系统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占主导地位的是仪表控制,这种系统的控制参数由人工选择,需要配置专门的仪表调试人员,费时、费力且不准确。控制精度依赖于试验者的调节。控制精度不高,一旦生产环境发生变化就需要重新设置。操作不方便,控制数据无法保存。因而,对生产工艺的研究很困难,因此造成产品质量低、废品率高、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劳动效率低,这些都影响企业的效率。第一章设计理论基础1.1温度测控技术的发展与现状温度是生活及生产

8、中最基本的物理量,它表征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自然界中任何物理、化学过程都紧密地与温度相联系。在很多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都直接和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等重大技术经济指标相联系。因此,温度的测量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中均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近年来,温度的检测在理论上发展比较成熟,但在实际测量和控制中,如何保证快速实时地进行采样,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