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届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届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

ID:8759279

大小:39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4-06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届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1页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届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2页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届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3页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届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4页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届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届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浙江省效实中学2012届高三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红晕(yùn)镌(juān)刻闷(mēn)葫芦宁缺毋(wú)滥B.嘈(cáo)杂通缉(jī)瓜蔓(wàn)儿卓(zhuō)然不群C.克(kè)扣梵(fán)文和(huò)稀泥桀(jié)骜不驯D.中听(zhōng)渐(jiān)染节(jiē)骨眼混(hún)水摸鱼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全球每年因废旧设备导致数据泄密的案例高达700多万起,损失在5000亿以上,还有企业因此直接被市场淘汰。B.日前,由上

2、海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学研究交流中心举行的唐调吟颂研讨交流会上,与会专家认为要说话风雅、出口成章,不妨从学好汉语的诗词文赋开始。C.《赛德克·巴莱》的火爆与当年《海角七号》的强大影响力密不可分,而在魏德圣看来,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为,从《海角七号》到《赛德克·巴莱》,他就做出了很多标新立意的选择。D.对待腐败问题的有效方法是精兵减政,让每一个系统,每一个岗位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官员们走下基层.服务基层,甚至挂职于基层,着着实实为人民服务。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E.目前,长三角城市带已经跻身全球六大城市带,但规模和实力都排名靠

3、后。有学者认为,随着京津冀、山东半岛、长三角三大都市圈冈京沪高铁联为一体加速融合,“京沪大都市带”呼之欲出。F.在北纬30°线上,奇观绝景俯拾皆是,如中国的钱塘江大潮、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南美的玛雅文化遗址等。G.在黄河边的丘陵上,建造了不少楼台亭阁,色彩鲜艳,雕刻精细,从楼台亭阁往下看,黄河历历在目,蜿蜒东去。H.就在人们为陕西镇坪县有无野生华南虎而争论时,湖北竹溪县也传出发现华南虎的消息。对这些流言蜚语,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却不以为然。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前段时间,“于丹现象”成了热门话题:一方面,她的新书销售活动曾开创了日销售1.5万

4、册的销售奇迹;另一方面,却又有不少人反对她对《论语》等经典的别样解读,要求“百家讲坛”让于丹立即下课。B.明清的富贵权要和发达了的文人名士,将先秦时代哲人们对生命本义的发现转化为享受生命的实践,并做到了生活地域、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的高度融合。C.当今时代,名著还是要认真去读的,只是应当选择适合自己的,否则选择不当,不但影响读书的效果,还会耽误宝贵的时间。D.当前,正规商品在农村的售价比大城市还贵,这使得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三无”产品、过期食品、不合格商品以及假冒伪劣商品在农村大行其道。5.概述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3分)教育部近日公

5、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今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有望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到1000字统一调成800字。此外,语文新课标还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须达400万字以上,推荐背诵的优秀篇目,共有136篇。对比旧课标,语文科目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增加了背诵篇目,其中小学阶段增加了6篇,初中阶段增加了1

6、4篇。有学生家长质疑:最没用的就是“死记硬背”,识字才有用,为什么现在要反着来呢?这究竟是改革还是折腾?6.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人物,并化用其作品(不必完全引用)补写两个句子,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4分)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帝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毛泽东需要一座井冈山,让他胸有“凌云志”,夺取建立新中国的胜利。7.阅读漫画《依法了之》,按要求作答。(5分)(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漫画的内容。(不超过80字)(3分)(2)概括漫画的寓意。(2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

7、10题。(9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热词”是指来源于突发事件或社会现象,经过形象、鲜明和恰当的隐喻性总结,让人们更深刻地记住关键信息的公共焦点词语。近年来,中国互联网上流行的“热词”已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新潮网络语言。“打酱油”、“俯卧撑”乃至“被XX”之类的热词从词语本身找不到任何流行的理由,而且这些词语往往不是逐渐扩散,而是瞬间爆发。显然这类词不像以往许多网络语言那样因词语本身的娱乐性得以流行,大多是因突发的社会事件传播而得以派生,而且这类词几乎无一例外具有较强的政治讽刺意味,反映的是社会“杯具”何其多,人们认为这是中国政治走向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中

8、国网络政治化的一种体现。中国的改革开放自90年代末以来进入深水区,政治改革尤其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