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ID:8765781

大小:32.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7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_第1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_第2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何”字。A.隐隐何甸甸,便会大道口B.如太行、王屋何?C.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D.豫州今欲何至?E.作计何不量?F.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G.徐公何能及君也?H.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2.解释语句中“乎”的含义与用法。A.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B.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C.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D.嗟乎!燕雀安知鸿鸽之志哉E.长铗归来乎,出无车F.等死,死国可乎?G.王侯将相宁有种乎?H.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I.其皆出于此乎?J.吾尝疑乎是K.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L.不牵乎卑

2、辞之话,不夺乎众多之口3.解释下边语句中“也”字的含义。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C.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D.何可胜道也哉E.然是说也,余犹疑之F.俱其不已,告立于帝4.解释语句中“者”的含义。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B.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C.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D.旁皆大松,曲者如盖E.今者项庄拔剑舞F.陈胜者,阳城人也G.此数者,用兵之患也H.客如来见者,吾必唾其面I.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J.言之,貌若甚戚者K.舍鱼而取熊掌者也L.王者之事毕矣5.下列各句中对“乃”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良乃入,具告沛公。②今君乃亡赵走燕。③赢

3、乃夷门抱关者也④刿曰:“肉食者鄙,末能远谋。”乃人见。⑤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⑥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⑦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⑨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⑩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A.①⑤⑥

4、②③⑦

5、④⑧

6、⑨⑩B.①④⑤

7、②③⑦

8、⑥⑧

9、⑨⑩C.①④⑤

10、②⑥⑧

11、③⑦

12、⑨⑩D.①③⑤

13、②④⑥

14、⑦⑧

15、⑨⑩6.对下列各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②不出,火且尽。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④河水清且涟漪。⑤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⑥吾今且报府。⑦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⑧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A.

16、①④

17、②⑥

18、③

19、⑧

20、⑤⑦B.①

21、②⑥

22、③

23、④⑧

24、⑤⑦C.①④

25、②⑥

26、③

27、⑤

28、⑦⑧D.①

29、②③⑥

30、④⑧

31、⑤⑦7.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以”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⑴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⑵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⑶得全首领以没⑷愿以十五城请易璧⑸以秦昭王四十八年生于邯郸⑹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⑺(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⑻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⑼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⑽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⑾敛赏财以送其行A.⑴与⑵相同,⑻与⑼相同B.⑶与⑷相同,⑽与⑾不同C.⑸与⑹不同,⑺与⑽相同D.⑴与⑾不同,⑹与⑺不同8.比较下列句子中的“因”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

32、的一项是①秦军解,因大破之②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④公等碌碌,所谓因人事者也⑤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⑥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⑦因循守职,无所改作⑧因陈桓子以请,乃许之⑨因此怒,遣人追杀之⑩因其无备,卒然击之A.②与④相同,③与⑦不同B.⑥与⑦不同,⑨与⑩相同C.①与⑤相同,②与③相同D.④与⑧不同,②与③不同9.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于”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②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③逢蒙学射于羿④千秋万岁后,传于王⑤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⑥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末为忠臣也⑦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⑧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⑨于

33、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⑩每自出于管仲、乐毅A.①与⑤相同,③与⑧不同B.①与④不同,⑨与⑩相同C.⑥与⑦相同,④与⑩不同D.②与③不同,⑥与⑦不同10.对下列各句中“则”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⑴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⑵唇亡则齿寒⑶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⑷今刚来,沛公恐不得有此⑸非死,则徒尔⑹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⑺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乎⑻口耳之间则四寸耳⑼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⑽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⑾项羽则受璧,置之座上⑿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⒀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⒁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A.⑴与⑵不同,⑶与⑸不同B.⑹与⑺不同,⑵与⑼不同C.⑷

34、与⒁相同,⑿与⒀不同D.⑻与⑽相同,⑾与⒁相同11.对下列各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好像)②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无义)③天若有情天亦老(假如)④吾翁既若翁(好比)⑤宋人有嫁其子者……若公知其盗也,逐而去之(假如)⑥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你)⑦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或者)A.①③④⑥B.②③⑤⑦C.①③⑥⑦D.③⑤⑥⑦12.对下列各句中“所”字的分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父去里所,复还②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安之③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