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学习指导(二)

《外国教育史》学习指导(二)

ID:8770732

大小:70.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4-07

《外国教育史》学习指导(二)_第1页
《外国教育史》学习指导(二)_第2页
《外国教育史》学习指导(二)_第3页
《外国教育史》学习指导(二)_第4页
《外国教育史》学习指导(二)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国教育史》学习指导(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外国教育史》学习指导(二)课程内容要点外国教育史的发展经历了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大的历史时期。外国古代教育包括远古的原始社会、中古的奴隶社会、近古的封建社会(即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代)的教育。外国近代教育始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它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发展时期、帝国主义时期的教育。外国现代教育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包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两个阶段。第一章远古及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本章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了解国外教育的起源;原始社会教育的发展及其特征;学校教育的产

2、生及其条件;东方文明古国的学校教育实践及其意义。着重掌握远古及东方明古国教育的发展特点和国外教育发展的价值。本章课程内容包括第一节、原始社会的状况与教育:(一)教育的起源,(二)原始社会教育的演进,(三)氏族公社时期的教育活动及其内容,(四)原始社会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根据本节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原始教育的特征有如下一些:1.教育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在原始社会,教育原与生产劳动直接联系(到了阶级社会才分离开来),并为当时的生产服务;2.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在原始公社,老年人对新生一代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教育,决不是

3、盲目不自觉的,可见“无意识地模仿”之说毫无根据。3.由于原始社会不存在剥削、压迫的现象,没有阶级,所以,教育也没有阶级性。那种教育属于公共性质,是完全平等的。在氏族社会,男女两性间的教育逐渐有所差别,这是由于社会劳动的分工所引起的。4.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同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是多方面的。只因当时生产力很低,社会生活简单,所以教育的内容也较贫乏,教育的组织和方法都还处在萌芽状态(后来才渐趋复杂、丰富);因此,我们在认识原始社会教育的性质以后,不可把它过分理想化。5.原始社会的教育为原始社会的发展情况所制约,它满足了当时社会的

4、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与阶级社会中把教育看成特权阶级的专利品,并使教育与生产劳动脱离截然不同。因而对于当时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它完全符合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二节、文明古国的文化与教育:(一)人类早期学校及其产生的原因,(二)文明古国及其文化概况,(三)文明古国的学校教育(四)文明古国学校教育的特征。根据本节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东方文明古国的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是由东方开始的。人类教育的发达是以东方民族为先的。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早于欧洲的出现,学校也首先产生于东方各国。其次,古代

5、东方教育反映当时社会前进的多种需要,其内容是丰富的,范围是广泛的。它为巩固奴隶主阶级的阶级统治,传播了阶级政治及当时经济、文化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其三,教育机构多样化出现了满足不同层次需要的各类学校。宫廷学校、祭祀学校、寺庙学校、文士学校,等等,一一出现。这些初级学校和高等学府、公立和私立的教育场所,种类众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级的需要,其等级性是森严的,但其适应力也是相当强大的。其四,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东方文明古国是尊师重道而严格要求教师的。广大教师在努力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寻觅诀窍,从

6、而奠定了教育学识的初基,虽则是不成体系,而且水平是不高的。其五,东方文明古国的教育本质仍然是奴隶社会的教育。它首先是建立在奴隶主阶级野蛮而残酷地压迫奴隶阶级的基础之上的,其教育仅是少数统治者的特权,只招收上层社会的子弟,广大奴隶被侮辱为仅能说话的牲畜或工具,无权进学校受教育;就是在统治阶级内部,教育也有严格的界线。等级森严;没有固定的学习年限,教学内容渗透着神学精神且脱离生产劳动。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是广大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起源较早,内容充实,范围广泛,机构多样,且尊师重教,积累了丰富

7、的经验,放射出人类教育的曙光,是东方民族的光荣和骄傲,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珍贵历史遗产。本章考核知识点及要求(一)识记1.为什么说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2.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什么?3.东方文明古国学校教育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东方文明古国学校教育的类型有哪些?5.东方文明古国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二)理解1.简述外国教育史的历史分期和发展主线。2.怎样正确理解“教育起源”问题?3.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形式、内容与基本特征。4.简述古代东方国家学校的类型及其教育特征。5.论述学校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第二章古代希腊教

8、育本章学习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了解应着重了解和掌握斯巴达教育与特点;雅典教育及其繁荣的原因;斯巴达和雅典教育的异同;苏格拉底及其“产婆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教育观点。本章课程内容包括第一节、古代希腊前期的斯巴达与雅典教育发展概述:(一)斯巴达的教育,(二)雅典的教育,(三)斯巴达、雅典教育的比较第二节、古希腊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