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厂板坯连铸结晶器在线调宽(调窄)装置

炼钢厂板坯连铸结晶器在线调宽(调窄)装置

ID:878696

大小:1.85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7-09-22

炼钢厂板坯连铸结晶器在线调宽(调窄)装置_第1页
炼钢厂板坯连铸结晶器在线调宽(调窄)装置_第2页
炼钢厂板坯连铸结晶器在线调宽(调窄)装置_第3页
炼钢厂板坯连铸结晶器在线调宽(调窄)装置_第4页
炼钢厂板坯连铸结晶器在线调宽(调窄)装置_第5页
资源描述:

《炼钢厂板坯连铸结晶器在线调宽(调窄)装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板坯连铸结晶器在线调宽(调窄)装置指导教师:学生:年月日摘要连铸技术在钢铁冶炼过程中有着广泛应用,是钢铁铸造的主要形式。从铸坯的形状可将连铸分为:板坯连铸,方坯连铸,圆坯连铸和异形坯连铸。板坯连铸是连铸生产的重要形式,占连铸产量的绝大部分。板坯连铸的宽度一般是可调的,以此来满足不同产品规格对铸坯的要求。如果要通过停浇来调整铸坯宽度,则会降低生产效率,不能满足高效生产的要求。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钢铁生产企业需要一种不停浇的调宽方式。国外一些钢铁企业开始应用多种的结晶器在线调宽技术,但在国

2、内的钢铁企业应用还不多。在此,设计一种板坯连铸结晶器在线调宽装置,满足企业对连续生产的需求,提高经济效益。关键字:板坯连铸在线调宽学生签字:老师签字目录1.连铸的产生和发展··31、1连铸技术的产生···················31、2连铸技术的优越性··················31、4连铸技术的发展··················42.连铸设备···52、1连铸设备的组成··················52、2板坯连铸设备··················53、在线调宽装置···············

3、····63、1结晶器及组成···················63、2在线调宽装置···················64、电机选择·····················94、1选择电机类型···················94、2计算电机功率···················95、圆锥齿轮传动计算··················105、1齿轮计算····················105、2齿轮轴计算····················136、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17

4、7、滚动螺旋传动计算··················198、结论······················219、致谢······················22参考文献······················23绪论结晶器是在连铸生产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与结晶器振动台连结在一起,从中间包滑动水口下来的钢水,注入到结晶器内,通过结晶器冷却使钢水结成一定规格强度均匀的极薄坏壳,通过结晶器振动装置的振动而脱模,被逐渐拉出的结晶器,面进入支承向段,可见结晶器的重要和关键的装置。结晶器主要由宽面装置,窄面装置,调宽装置,导向装

5、置,夹紧装置,冷却系统组成。但是目前,中国连铸浇钢过程中在线调宽技术滞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在线调宽整体水平软底,由于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只有改进在浇钢过程中在线调宽,提搞生产效率才能满足未来钢铁生产的技术要求。1、连铸的产生和发展1、1连铸技术的产生连续铸钢技术最早出现于1866年,美国人亚瑟和德国土木工程师达勒恩最早提出了以水冷,底部敞口结晶器为特征的常规连铸概念。在20,30十年代连铸过程主要用于有色金属。本世纪40年代在美国建成了第一台工业试验性连续铸钢装置,并取得成功。50年代连续铸钢设备开始在苏联用于工业生产,而真正被人

6、们所重视得到迅速发展的70年代1985年,日本和联帮德国的连铸比分别达到91.1%和79.5%,1987年世界平均连铸比达到54.8%,我国的连铸技术研究,开始于1956年,虽然起步不算晚,但经历了一段曲折的道路。1、2连铸技术的优越性连铸技术与模铸相比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表现在:1)简化了工序,缩短了流程。省去了脱模,整模,钢锭预热,整模开坯等工序。由此可节省基建投资约40﹪,减少占地面积30﹪,劳动力节省约70﹪。2)提高了金属受得率。采用模铸工艺金属受得率为84﹪-88﹪,而连铸工艺为91﹪-94﹪。极大提高了经济效益。3)降

7、低了能源消耗。才有连铸工艺比传统工艺可节能25%-50%。4)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设备和操作水平的提高,采用全过程计算机控制,从根本上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5)提高质量,扩大了品种。几乎所有的钢都可以采用连续浇铸,而且质量很好。1、3连铸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我国连铸技术研究,始于1956年,虽然起步不算晚,但经历了一段曲折的道路。1980年前,我国共建连铸机25台;连铸比只有6.2%,此后九年间,经多方协作努力,又新建连铸机87台,总计112台,1989年我国的连铸比达到16。39%,但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差

8、距仍然很。2005年,我国连铸生产伴随着钢铁生产持续高速增长的形势,再次取得可喜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新诞生连铸机共81台、235流,年增产能7083万吨。其中,板坯(含扁坯)连铸机增加31台、45流,年增产能3351万吨;薄板坯连铸轧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