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县农村生态养猪小区的建设模式浅析

户县农村生态养猪小区的建设模式浅析

ID:8796422

大小:17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8

户县农村生态养猪小区的建设模式浅析_第1页
户县农村生态养猪小区的建设模式浅析_第2页
户县农村生态养猪小区的建设模式浅析_第3页
户县农村生态养猪小区的建设模式浅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户县农村生态养猪小区的建设模式浅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摘要]年饲养能繁母猪500头、出栏商品猪1万头以上的生产区,每小时排放的细菌、氨、硫化氢和饲料粉尘等对大气污染半径达5.0km。粪尿排泄物中大量未被消化吸收的有机物、重金属和微生物,又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引发疾病传播。户县统一规划指导建设的养猪小区,推广“种植业-养猪业-沼气工程”的生态养猪模式或“种植业-养猪业-沼气工程-加工业”的多种循环模式,符合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生态猪养殖小区  [中图分类号]F30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1-0166-0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一项重大决策,

2、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中的第一要素,同时,环境保护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必须放在重要位置。只有发展和生态兼顾,走科学发展的路子,才能既加快农村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又能保护好环境呢。如何科学发展?这是摆在畜牧科技工作者面前的一项伟大光荣、艰巨的任务。为了探讨分析我县农村生态养猪小区建设模式,笔者参阅了国内有关科技资料,对本地农村养猪生产和经济条件进行调查,认真分析研究,因地制宜,提出了一些有利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原则,供参考。  一、生态养猪小区  1.养猪小区定义  养猪小区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建设以及品种良种化、饲养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

3、范化、粪便无害化的基本要求,由一个独立的集约化万头猪场或多个千头猪场以及几十个养猪专业大户连片成群的年饲养能繁母猪500头以上,年出栏商品猪1万头以上的养猪生产区。  2.生态养猪小区定义  由政府统一依法规划的,在养猪小区范围内建设与养猪规模相配套的猪粪污处理沼气工程,经过必要的设备和生产工艺回收猪粪便中能源,形成有机肥料生产系统以及沼液、沼渣运输排放系统,处理后排灌在农田、鱼虾等生物池塘。形成种植业--养猪业--沼气工程有机结合循环利用的农业生态养猪模式。在新农村养猪生产中推广应用这种模式叫生态养猪小区建设模式。  二、我县养猪现状调查分析  1.养殖业现状  近年来,我

4、县农村养猪业稳步发展,散养户在逐渐减少,适度规模经营场和一些养猪村发展较快。调查显示:清凉山、恒源、罗什、培科、惠丰等10多个规模养猪场,年存栏分别达到千头以上;出现罗什、尹村、富村窑等养猪专业村。全县2011年末生猪存栏15.25万头,出栏20.52万头,产值近4.0亿,约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0%。  2.养猪对环境污染  按每头猪年平均粪尿排泄量2000~3000kg,全县累计年平均猪粪尿排泄量计41~61万t,且含有大量未被消化吸收的有机物质、重金属和微生物,经过迅速腐败发酵,产生氢、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动物摄入饲料中的总能量和蛋白质平均仅有20%和

5、15%作为营养物质被保留在体内,猪保留在体内的营养物质仅占14%,其余随粪尿一起排出,引起土壤、水质和大气污染,不仅可引发疾病传播,还可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研究资料表明:一个年生产万头肉猪的猪场,每小时可向大气排放细菌1.5亿个,氨1.59kg、硫化氢1.45kg,饲料粉尘2.59kg,这些物质对大气污染,半径达4.5~5.0km。  3.粪污处理EEG开户www.eegpingtai2.comiyd  调查发现:我县猪粪便普遍采用简单的堆沤处理,然后用作农田施肥;圈舍冲洗等污水多数排在污水池沉淀处理,给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有的甚至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养猪产业质量和效

6、益的提高,急待认真研究,尽快规划,统一指导。从全县总体看,养猪产业化已经形成,生产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原因有三:一是缺乏科学统一的生态养猪小区规划模式;二是猪的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技术在生产中应用不到位;三是无害化处理设施较少,处理能力不足,猪粪尿不能及时处理,与新农村建设要求极不协调。  三、生态养猪小区建设模式及类型探讨  1.小区建设模式及类型  1.1小区模式  我县新农村建设中可采用以行政村或乡镇为单位,划分养猪小区,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县上统一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建设,以求达到养猪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和猪粪便处理无害化的基本要求。采用一个独立的大型猪场或

7、多个千头养猪场以及几十个养猪大户共同组成的,集中连片成群的,并能达到千头存栏量和万头出栏量的养猪生产区域,作为我县生态养猪小区建设模式。  1.2建设类型  1.2.1集约化万头猪场型  在县畜牧部门规划指导下,集中划区建成年出栏万头商品猪的大型猪场型小区.  1.2.2集中连片型  在县畜牧部门统一规划指导下,集中1~3个行政村或乡镇,由3~5个年出栏2000~3000头的猪场组成小区。  1.2.3紧密型:在县畜牧部门统一规划指导下,在一个行政村或乡镇方圆或带状1~2km的区域范围内,20~30个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