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楼盖设计课程设计

混凝土楼盖设计课程设计

ID:8798515

大小:1.19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04-08

混凝土楼盖设计课程设计_第1页
混凝土楼盖设计课程设计_第2页
混凝土楼盖设计课程设计_第3页
混凝土楼盖设计课程设计_第4页
混凝土楼盖设计课程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混凝土楼盖设计课程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9-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题目名称: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设计班级:200级土木工程专业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11年月日-19-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设计ADesignExampleofMonolithicFloorSystemwithOne-waySlabs楼盖梁格布置如图所示:图1(一)、梁、板构件截面尺寸选择板按考虑塑形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板的=,宜按双向板设计,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边长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板厚按构造要求取=80≥(1/35~1/40)次梁截面

2、高度取,截面宽度板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2(a)所示:-19-图2(1)荷载恒载标准值水泥砂浆面层0.65kN/80mm钢筋混凝土板0.08m×25kN/15mm混合砂浆天棚抹灰0.015m×17kN/=2.905kN/线恒载设计值g=1.2×2.905kN/=3.486kN/线活载设计值q=1.3×8kN/=10.4kN/合计13.886kN/即每米板宽13.886kN/(2)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边跨取。-19-中间跨计算跨度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取1m板宽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2(b)所示。连续板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截面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

3、中间支座弯矩计算系数-4.18-4.182.87-3.29(3)截面承载力计算,,,连续板各截面的配筋计算如表所示:板带部位截面边区板带(①~②,⑤~⑥轴线间)中间区板带(②~⑤轴线间)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中间支座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中间支座4.18-4.182.87-3.294.18-4.182.87×0.8=2.30-3.17×0.8=-2.630.1410.1410.0960.1110.1410.1410.0770.0880.1530.1530.1010.1180.1530.1530.0800.0923043042012343

4、04304159183选配钢筋实配钢筋面积358358279279393322251251-19-*板如果要求满足规定,将导致用钢量比按弹性方法计算的还多,这显然不够合理。因此,板中不考虑规定。中间区板带②~⑤轴线间,各内区格板的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各跨跨内和中间支座考虑板的内拱作用,计算弯矩降低20%。连续板的配筋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a)边区板带;(b)中间区板带(3)次梁计算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取主梁的梁高,梁宽。次梁有关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4(a)所示。1.荷载恒载设计值由板传来3.846次梁自重梁侧抹灰活载设计值由板传来合计-19-1.内力计算计算跨度边跨取中

5、间跨跨度差说明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内力。计算简图如图4(b)所示:图4连续次梁各截面弯矩及剪力计算分别见表1和表2表1截面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中间支座弯矩计算系数-68.93-68.9347.39-54.16-19-表2截面端支座内侧离端第二支座外侧离端第二支座内侧中间支座外侧、内侧剪力计算系数0.450.60.550.5566.9389.2481.8081.801.截面承载力计算次梁跨内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计算宽度为:边跨离端第二跨、中间跨梁高翼缘厚判别T形截面类型:按第一类T形截面试算。跨内截面,故各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6、,第一内支座按布置两排纵筋考虑,取,其他中间支座按布置一排纵筋考虑,。、连续次梁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分别见表1及表2。表1截面边跨跨内离端第二支座68.93-68.930.0160.1500.0160.163490602-19-选配钢筋实配钢筋面积515628截面离端第二跨跨内、中间跨跨内中间支座47.39-54.160.0110.1050.0110.111329410选配钢筋实配钢筋面积380465表2截面端支座内侧离端第二支座外侧66.9389.24>V>V82677>V78232>V选用箍筋101101截面端支座内侧离端第二支座外侧按构造配筋1060实配箍筋间距s20020

7、0-19-截面离端第二支座内侧中间支座外侧、内侧81.8081.80>V>V78232>V82677>V选用箍筋1011013269按构造配筋实配箍筋间距s200200次梁配筋示意图如图5所示。图5(4)主梁计算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柱高,设柱截面尺寸为。主梁的有关尺寸及支承情况如图6(a)所示。1.荷载恒载设计值由次梁传来主梁自重(折算为集中荷载)测量抹灰(折算为集中荷载)-19-活载设计值由次梁传来合计图6主梁的尺寸及计算简图1.内力计算边跨中间跨跨度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